高舒娉
摘 要:現代教育背景為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非常多的選擇,本文基于教育現代化2030的相關內容,探討了當前的現代教育背景,并由此提出了分層教學+翻轉課堂+情感策略的教學改革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舞蹈基礎課程;分層教學;翻轉課堂;情感策略
國家提出了“教育現代化2030”,對我國教育事業構筑了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藍圖,高職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部分,辦好現代職業教育義不容辭。但是如何去適應教育現代化,則需要進一步的思考。為此本文從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創造性的培養創新人才。
一、現代教育背景分析
我國的教育現代化2030是對世界教育界的總體性承諾,也是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整體規劃。確定了教育第一的地位,并使其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十九大進一步確定了優先發展教育的部署。我國的教育改革以現代化為導向,它不是針對某一個側重點,而是全面的改革,并且確定了創新教育的主旋律。
基于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面臨新的要求,包括要求將人文關懷貫徹教育全過程、適應個性化發展需求、滿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拓寬知識領域等四個方面。具體到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圍繞創新這一主旋律,在人才培養當中落實創新,打造符合要求的課程結構以及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并以恰當有效的制度進行保障,實現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全方位的創新發展。
以舞蹈來論,現階段舞蹈藝術領域有著非常尷尬的情況,舞蹈作品沒有創造力、感染力,雷同化現象突出。實質上每年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的舞蹈人才很多,但真正適應的精英人才卻很少。為此高職院校作為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提供合適的創新型舞蹈人才有著非常大的責任。為此,探討現代教育背景的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路徑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舞蹈本質上是一種動態美行為藝術,舞蹈的中音樂、表演者的動作、表情等等都是美的,但是要讓舞蹈有美感卻需要表演者無數次的練習,這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而舞蹈方面很多技巧是不能言傳的,所以舞蹈教學,尤其是基礎課程的教學往往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方式——言傳身教的師傅帶徒弟模式,這種模式不是說不好,畢竟這種模式帶出了非常多的舞蹈人才,但是在現代教育背景下,這種模式,已經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舞蹈人才。所以根據教育現代化2030的要求,筆者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一)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界針對教育改革的討論持續深入,目前已經形成了很多能應用的研究成果。其中也有很多教學模式可以用來改變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基于教育現代化2030來看,要求尊重個性化需求,要在教育全過程貫徹人文關懷。為此筆者認為最合適的還是分層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學生文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成功。這是從高職院校生源結構得出的結論。具體來看,高職院校的生源成分復雜,有接受再教育的成人,有中職畢業升上來的學生,也有直接從普高招收的學生。這其中從中職升學上來的學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礎,但其他學生就完全是新人。
不僅如此,舞蹈訓練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尤其是舞蹈基礎課程涉及到非常多的重復性動作訓練,這很容易給學生造成疲憊感,從興趣的角度來說,不同學生對舞蹈也有不同的喜愛程度,如果采取“大鍋飯”形式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部分學生吃不飽,而部分學生吃不下。這樣就與“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從上述角度來說,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來組織高職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應該能獲得一定的實效。
具體做法可參考如下思路。首先,分層分組。采取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層和分組,注意分層可以根據有基礎和零基礎來進行劃分,當然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可適當進行調整。完成分層以后,可以采取師友互助的分組模式,即讓學生兩兩組成一個幫扶小組,進行共同學習。其次,要有分層目標,明確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舞蹈基礎課程學習中應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完成目標而獲得成就感。
第一,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分層指導。實際在分層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可以采取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模式,形成一種合力,微課程是一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基于微課程學生不必局限于課堂,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訓練。課堂上則用來解決自己訓練過程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用來進行舞蹈的創作,或者是進行表演,組織比賽等等。
(二)情感策略助推教學改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舞蹈基礎課程由于有很多內容需要進行重復性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本身學生對舞蹈本身的態度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產生枯燥感會極大的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對舞蹈的興趣。所以舞蹈基礎課程培養學生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需要教師發揮作用,一般來說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學生喜歡某位老師,一般該老師的課程會受學生歡迎。所以基于分層教學模式,教師還應采取情感策略,用情感引領學生進入舞蹈藝術的殿堂。本質上舞蹈是一個實踐性項目,教師不能光作為講授者和示范者存在,而是要成為學生舞蹈訓練的參與者,以身作則,用飽滿的熱情影響學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舞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在現代教育背景有很多種途徑可以選擇,最終都是為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創新型舞蹈人才,本文從現代教育技術當中選擇了分層教學和翻轉課堂模式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可能有所不足,但希望有所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鄒琳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的改革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133-134.
[2]趙伶俐.以目標與課程為支點的美育質量測評——為了有效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05):87-99+161.
(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