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麗麗
摘 要:玉雕專業教學如何適應社會的變化也成為業內乃至社會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玉雕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目前我院玉雕專業校企合作的模式,并嘗試探討了校企合作對玉雕專業教學的促進與提升。
關鍵詞:玉雕專業;玉雕教學;校企合作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對玉情有獨鐘,玉雕工藝更是源遠流長。揚州的玉雕技藝一直都享有“天下玉,揚州工”的盛名。玉雕工藝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以來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傳承。在現代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師徒傳承早已不能滿足玉雕產業發展的需要。江蘇旅游職業學院自開辦玉雕專業以來,始終堅持將該專業作為學院的特色專業,始終努力實現將揚州玉雕的傳承搬入課堂,同時充分利用學校系統教學的優勢,力求培養專業技術精、市場意識強、設計理念新、綜合能力優的高素質玉雕人才,以支持揚州地方玉雕產業的發展。
1 玉雕專業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1.1 觀念相對陳舊,滯后于產業發展的需要
玉雕專業的學校教育有別于行業、企業對員工的培養,通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理論教學部分主要是提升學生的文化藝術基本素養,傳遞玉雕基礎理論知識;實踐教學則重在玉雕技法的練習,往往重視學生基礎專業素養的培養,卻容易導致學生所學知識、技能滯后于產業發展的需要。課程開設因循守舊,技法的傳授創新不足,學生較少接觸到玉雕行業發展前沿的內容,觀念相對陳舊,學到的知識技能往往和市場需求脫節。
1.2 資源受到限制,學生專業能力成長較慢
玉雕專業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和獨到的藝術洞察力不是憑空得來的,需要學生在大量的實踐學習中不斷錘煉、思索和總結。所謂“見多”方能“識廣”,但無論是實訓設備還是玉石耗材,玉雕專業的學校教育往往受資源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練習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學生對于高品質原料接觸很少,更無法在實踐中創造出品質較高的玉雕作品,對學生藝術造詣的提升和自身專業自信的培養都會帶來影響。
1.3 師資力量不足,學生成長發展平臺不高
長期以來,玉雕行業多以師帶徒的傳承為主,學校教育的玉雕專業的專職教師要么為聘任相近藝術類專業高校畢業生,要么從玉雕行業內聘請人員,且往往無法聘請到行業大師,玉雕造詣和藝術修養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培養出高層次的玉雕行業精英無疑是天方夜譚。
1.4 缺乏競爭意識,學生畢業就業層次較低
學生在校學習內容趨同,考核評價相對單一,今后的就業去向相對模糊,行業競爭距離遙遠。所以,在學習期間學生很難產生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培養。學生畢業之后往往只能從事非創造性的重復勞動,總體就業層次較低。
2 學院玉雕專業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玉雕專業的辦學質量?在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就指明了方向,“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地處揚州,具備玉雕專業發展的區位優勢,深化校企合作成為助力玉雕專業辦學質量提升的必由之路。為此,學院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共創、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
2.1 校企共創名師工作室
學院特聘玉雕行業大師,創立名師工作室,同時提供資金、場地等讓行業大師進行創作和作品展示。同時,組建教師團隊加入工作室,由行業大師帶隊在玉雕專業班級巡回授課,選拔學生中的“好苗子”重點培養,形成示范效應。借助名師工作室,推進玉雕專業改革“現代學徒制”工作的不斷深入,從而為學校培養玉雕專業的人才梯隊。
2.2 校企共建教育研發中心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和地方多個玉器玉雕加工企業簽訂協議,共建教育研發中心,企業人員參與學院玉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參與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環節的設計,將企業管理中好的做法融入玉雕專業班級的日常管理。學校方面召集管理干部、藝術類專業、商務營銷類專業的骨干教師組建團隊,圍繞玉雕行業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助力企業發展。
2.3 校企共享優勢資源
由學院提供場地,企業將一部分設施設備投放到校園中,校企雙方廣泛開展生產性教學,既節約了企業的經濟成本又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很多的實踐操作機會,鍛煉了技藝,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另外,學校為企業一線員工提供培訓機會,廣泛開設藝術類課程和營銷類課程,同樣為企業員工帶來成長和發展。同時,學院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無須經歷適應期,能夠直接成為企業需要的技術熟練的人才,這對于學生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3 校企合作對玉雕專業教學的促進與提升
通過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學校玉雕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促進,人才培養的上下游渠道被打通,玉雕專業學生的專業深度和廣度均得到了拓展。
3.1 有利于玉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趨合理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關系到玉雕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培養,關系到每一個學生崗位能力和就業質量的提升。學院玉雕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邀請企業人員廣泛參與,學生的培養能夠更大程度地貼近玉雕行業當下對人才的需求,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更加合理,對玉雕專業的教育教學更具指導意義。
3.2 有利于充實學院玉雕專業實訓教學資源
借助校企合作的有關協議,學院和企業共享相關資源,特別是校內生產性教學的持續開展得到了有效保障。學生實訓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所消耗的原材料等大多由企業提供,在節約了學院的辦學成本、降低了學生實訓材料費用支出的基礎上,讓學生實踐操作得以更加深入,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玉雕技能。
此外,行業專家、大師指導實訓教學,是對學院玉雕專業教學資源的又一重要補充,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他們精湛的技藝,對學生技藝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3.3 有利于學生接觸產業前沿從而開闊視野
通過企業人員進課堂授課和學生進企業階段實習這一雙向的人員交流,讓學生跳出學校教育的局限,親身感受企業文化,親自體驗企業的運營,借助企業接觸玉雕產業發展的最前沿,直面玉雕市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給自身定位,在學生結束階段性實習返校之后,明顯能夠感受到他們在思想上發生的轉變,大部分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學習目標也更加明確。
3.4 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形成名師梯隊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院的專業教師或者加入名師工作室在行業大師的引領下提升自我,或者參與研發中心的工作,在一個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增強學識,鍛煉科研能力。專業教師的梯隊得以形成,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和教學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最終受益的還是玉雕專業的廣大學生。
3.5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就業意識
通過將企業文化引入玉雕專業班級,將企業的考評機制融入班級的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并將綜合考評結果作為企業最終選拔優秀畢業生的重要參考依據,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的就業目標更加明確,對自身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自覺,在積極主動磨煉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學生變得更加注重自身職業素質的養成,從而使得學院玉雕專業的學生在最終就業選擇的過程中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佳.玉雕專業教學體系改革探究[J].藝術與設計,2011(02).
[2] 韓永康.玉雕專業實訓工作室制教學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6(11).
[3] 張曉暉,王卉,邢瑛梅,梅申.高職寶石專業“行企?!焙献鳈C制的實踐探索——以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寶石專業為例[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7(04).
[4] 劉曉文.寶石檢驗與加工技術的教學實踐探討[J].大學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