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版式設計是設計課程中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版式設計的好壞影響著整個設計的排版與應用。然而在版式設計的課程中,學生更側重于網上收集資料進行版式設計的參考,不重視版式設計內涵的提升和再設計,忽略了版式設計中的歷史演變的總結。本文以“工藝美術”運動以來的著名大師作品為研究對象,充分挖掘美術運動中的版式設計佳作,記錄版式設計的歷史風格演變,為現代設計提供優秀的創作素材。
關鍵詞:版式設計;內涵提升;歷史演變;素材
版式設計是設計課程中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版式設計的好壞影響著整個設計的排版與應用。然而在版式設計的課程中,學生更側重于網上收集資料進行版式設計的參考,不重視版式設計內涵的提升和再設計,忽略了版式設計中的歷史演變的總結。下面我們從版式設計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及典型案例進行梳理和總結,形成我們自己可以應用的設計素材。
1 版式設計歷史發展進程研究
在歷史的長河中,版式設計隨著每一次的藝術運動也在發生風格的演變。版式設計的歷史發展進程大致分4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版式設計在不斷探索性試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體系,主要以“工藝美術”運動、格拉斯哥學派、維也納分離派、德國“青年風格”運動以及最具影響力的“裝飾藝術”運動。第二個階段是以開創現代設計奠基者的“包豪斯”,影響深遠的“構成主義”等風格。第三階段為二戰后,即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風靡全球。第四階段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并延續至今的“后現代主義”設計風格階段。
“工藝美術”運動中的版式設計,19世紀下半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導致大批量的工業產品面向市場,雖然價格低廉,但是在建筑、家具、室內用品等方面出現了設計水平下降,各種工業機器生產的粗糙產品引起來一些藝術家的不滿,在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理論奠基人威廉·莫里斯,創始人約翰·拉斯金。他們的思想主張是“追求自然紋樣和風格,強調手工藝,反對機械化生產,反對維多利亞及其他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提倡哥特風格,講求樸實誠懇,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特點”。[1]
在這個階段的書籍及產品的版式設計都顯示出強烈的自然主義風格,植物纏枝的版式設計手法顯得自然大方,在現在看來也極具設計價值。
“新藝術”運動時期,新藝術興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運動,是這一運動所產生的藝術風格的術語?!靶滤囆g”運動是一場波及各個國家的藝術運動,歐洲和美國的設計成果比較具有代表性。其對于版式設計也具有較大的影響,是20世紀非常重要的一次設計運動。
“新藝術”運動“主張采用新材料,主張機械美,采用大量的新的裝飾手法使機械形式及現代特征變得更加自然華貴。其造型語言表現為大量的幾何形。絢麗的色彩,以及表現這些效果的高檔材料”。[1]
這一類風格具有強烈的代表性,“新藝術”運動的設計風格具有獨特的手法,植物纏枝的設計風格凸顯了追求自然的藝術特征。
20世紀初的版式設計,最有影響力的是德國“包豪斯”。在平面設計中,“包豪斯”強調設計與純藝術的分離,設計要有自己的發展路線。在這一時期,版式設計有了新的發展,用科學的方法來對設計進行解讀。在“包豪斯”時期,版式設計講求的是設計第一,更注重版式的設計美感,運用點線面的構成法則進行設計,追求設計的獨創性,杜絕抄襲和墨守成規。
俄國構成主義是在列寧帶領的十月革命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產品的生產,出現了一小批資產階級?!皹嫵芍髁x”的主要特點在于“用非具象的簡單造型,如圓、矩形和直線,利用新技術、新材料來探討理性主義”。[1]
“國際主義”版式設計的樣式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戰后恢復階段有所滯后。隨后到了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一種新的平面設計風格,這種風格在多個國家開始蔓延。“國際主義”所倡導的風格是最簡單的版式設計和無裝飾的設計風格。通過對圖文的重新組織,采用新的設計方法和設計風格,倡導簡潔大方。
“國際主義”版式設計的樣式在戰后能夠得到認可并迅速蔓延的原因在于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心理,從版式設計上更好地傳達了信息,得到了各國的認可。
“后現代主義”設計產生于20世紀前后,歐洲和美國的版式設計進入了空前繁盛的時期。從宏觀上來說,平面設計在這一時期經歷了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的歷史性轉變。60年代,一批思想超前的設計師意識到現代主義帶來的一些弊端,影響到了設計的發展,他們受到了各方面的影響,在一些國家出現了新穎的設計思潮,影響著一批設計師的構思。這種背景導致了“后現代主義”的產生。他們更多的是運用隱喻等手法來設計。
2 版式設計典型作品分析
莫里斯,英國古典主義版面的創始人,更被后人稱為“設計之父”。其風格嚴謹,樸素大方,簡潔淡雅,整個版面運用的是對稱式的構圖風格,字體選用有所講究、獨特的版面設計和精細的裝飾,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有特點的。在書籍版式中運用“工藝美術”運動倡導的風格,植物紋樣的運用,顯得大方得體,在現代版式設計中都可以繼續運用這種設計風格。他倡導的“工藝美術”運動在歐美取得了驚人的效果和廣泛的影響。
馬列維奇,構成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基礎上,目前是在物質和結構的基礎之上,探尋新的設計語言。這種設計都是運用最簡單的結構、簡單的色彩、簡單的造型創作作品。構成主義最大的特征在于展示結構變化。
3 版式設計的歷史風格演變總結與應用
通過上述對版式設計歷史發展演變的總結以及經典案例的分析得出,在現代版式設計中,總結設計發展演變可以在歷史中尋找版式構思來源。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更要尋找歷史文脈發展的軌跡,科學總結版式設計演變進程,形成一套完整科學的設計方法體系。探究歷史文脈的發展歷程,可以讓我們在歷史的海洋中收集版式設計的構思源泉。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周為婧(1990—),女,重慶人,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