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平
【關鍵詞】 化學教學;新課標;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9—0083—01
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對高中化學教學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改革教學方式,堅持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化學學科在認識上出現偏差
我國高中化學教師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理念缺乏正確的認識,片面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化學教學中的實驗環節,因此就導致化學這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無法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在我國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使用的都是比較陳舊的教案,化學知識更新十分緩慢,這也致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學生無法對化學學習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進而也就導致本就缺乏的實踐教學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的教學質量低下,學生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驗環境無法滿足教學內容
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很多高中學校中都沒有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實驗環境,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實驗環節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檢驗和鞏固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旦化學實驗的條件跟不上教學內容,就導致很多需要進行實驗教學的化學內容都變成了空話,只能以純理論或黑板畫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不僅與化學教學的實驗理念相違背,而且還大大削弱了化學教學的效果。
(三)學生對于化學學科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
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受到這個觀念的影響,使得學生在高中學習時始終將重點放在數學、語文、英語等分值較大的學科上,而高中化學教學在整個高中教學中所占的教學時間相對很少,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沒有充足的課堂學習時間,而且在課外學習過程中也忽略了化學學科的學習。此外,高中化學的內容十分精深,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感到十分吃力,這也是導致化學學科無法引起學生重視的原因之一。
二、高中化學教學的創新性改革對策
(一)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
首先要改變以往的理論教學方法。在對化學理論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要采取更加靈活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在課上做好學生的提問,充分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其次要對化學的實驗教學引起更多的重視,這不僅是高中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的必經措施。教師要對化學實驗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動手展開實驗,鼓勵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進行充分的自我學習與探索,幫助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教師要轉變過去應試教育的傳統觀念,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環境,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對學生予以充分尊重與關心,并與學生之間進行真誠的交流,幫助學生找到其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學生只有想學習、愛學習,才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借助多媒體設備加強教學效果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將多媒體設備用到實際教學中能夠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不僅能夠將教學內容以更加具體、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同時還可以通過動畫、課件、影像等形式來進行教學,既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降低了化學課本中抽象內容的難度,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四)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檢測
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檢測才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能夠找到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進而教師與學生才能夠在今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慢慢實現學習目標。
綜上可知,化學作為我國高考必考的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必須要加快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與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等手段,使高中化學教學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成果,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推動學生既好又快發展。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