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要:在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積極響應,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但是教師在目前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尤其是高三學生即將面臨著高考,因為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和生理心理的不同,教師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三數學;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高三數學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了高中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不斷的對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改進,能夠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分層教學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身基礎之上進行知識點的灌輸。
一、高三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的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應該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成績,在自身基礎上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效率得到提高是,現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教師用分層教學將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層,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提高學習成績,教師應該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小組合作教學。
1.摸清學生情況
教師在課上應該與學生積極的交流互動,在課下和學生經常促膝談心,教師通過,清楚的掌握學生的愛好、性格、特長以及學生的家庭情況等,教師應該先制定出計劃,掌握了學生基本情況后開展分層教學。
2.設計科學合理的教案
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展開分層教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出不同的方案,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教案進行深度的理解和設計。比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展開之前,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提問,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針對性的講解,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教學重點和難點。
3.教師不斷鼓勵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而且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對自己有信心。比如: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為理解能力差的學生,第二層次為理解能力中等的學生,第三層次為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對第一層次的學生應該加強鼓勵以及獎勵,并且積極關注,條件適當寬松,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找到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加以鼓勵以及獎勵,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并且鼓勵。
二、高三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在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有更多的交流與互動,并且學生能夠 思維活躍,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學生在自主探索,讓學生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答案,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這種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更有創造力,提高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
1.教師科學分組
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采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到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相互間加強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發言習慣,但是教師應該進行科學的分組,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分組時,以成績分組。教師應該讓班里數學成績第一名的學生和數學成績最后一名的學生分在一起,以此類推。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影響。
2.教師要科學組織
在高三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也要進行科學的組織和引導學生。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合作,但是教師應該在過程中積極地觀察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內容,或者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學生有時溝通不到位,教師應該積極的幫助。
3.教師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小組合作學習時間,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始之前,應該給學生一點時間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思考完畢后,學生再進行討論和交流。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交流時間,讓每一組學生都能夠展開充分的討論。
教師在小組合作中,不僅僅是一個傾聽者,教師也是小組合作的引導者,教師要積極的參與學生的討論,并且對學生討論出來的結果,提出問題以及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高三數學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用這些方式讓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最大限度提升學習成績和課上學習效率,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沈愛華.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年03期.
[2]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王德敏.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06).
[3]對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淺談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J].孫玉英.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