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登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生物這門課程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生物科學發展的速度較快,通過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途徑,才能使學生利用生物知識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有力地促進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通過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嘗試著更多的教學途徑,目前從使用多媒體技術的途徑、實踐與理論結合的途徑方面改善了生物課程的教學狀態,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生物這門課程的知識內容,更好地利用生物知識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有助于學生自身能力與素質的提高,有利于社會文明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生物教學
新課程改革作為教育新型觀念的改革,在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同時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幾年來,高中生物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學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就目前而言,面對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學有效化。有效的教學可以用很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績,以滿足社會和學生個人的教育要求。因此,研究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現代意識缺乏
學生現代意識缺乏,是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往往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沒有意識到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現代意識的問題,使得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中,現代意識較為缺乏。加之有些高中生物教師忽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都使得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陷入困境。
(二)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高中生物課程教師的自身素質不高,也是制約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師方面,有些教師沒有深入了解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對高中生物中關于新課改的具體內涵也不完全理解,無法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開展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對高中生物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現有的生物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結構的欠缺,沒有接觸過現代生物技術,影響著關于生物科學思想、方法等的實現。
(三)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課堂教學方式單一,也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的瓶頸。目前,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適應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需要。具體說來,高中生物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法,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課程資源較為匱乏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表現在課程資源較為缺乏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課程資源沒有結合新課改的理念進行改革,在習題和試題的選用上,沒有運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實踐。一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也只是一味地羅列高中生物課程的知識點,有限的課程資源無法滿足新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需要。
(五)課堂氛圍追求形式
課堂氛圍追求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當前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意識到了課堂氣氛對于教學效果的重要性,但是只是表面上發揮了學生主體的作用,追求課堂氣氛的形式,沒有進行深化高中生物課程知識。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非常活躍,這種活躍的氣氛沒有利用到學習高中生物課程上面來,因此,改善課堂氣氛勢在必行。
二、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有效的教學需要處理好發展學生素養與應試能力提高的關系
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的過程有效性,而且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有效性把握,即處理好學生在學習素養的提高與應試能力增強的關系。高中教學主要是對學生基礎教育,在教學課堂要為學生以后良好的發展基礎而做好鋪墊,為學生的學習素養不斷提高而努力教學,但是高中學生面臨高考是不能避免的事實,要協調全面素質的發展與應試能力提高的作用關系,在教學中學生素養提高也能促進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對于有效課堂的教學應該是在學生應試能力及學生全面素質的共同提升。
(二)有效教學需要教學方法的優化
教學方法是有效教學實現的根本途徑,只有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有效教學。在生物課堂新課標指引下,通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分析,不斷呈現出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實驗法、探究法、討論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不同教師、不同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是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三)有效教學需要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
教學手段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或方法把教學內容反映與學生的面前,當前應用較廣泛的主要是多媒體教學應用,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要合理使用,充分發揮多媒體在聲音、圖片、色彩等方面的有效傳輸,在生物課堂教學上發揮出多媒體的作用,把生物技術及生物的多樣性、細微性、生命力等特征體現出來,比如,在動物細胞的分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動畫視頻,邊講解邊演示,讓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有效學習需要課堂以問題為中心
對于課堂中問題的提出,能夠不斷的吸引學生的注意,推動學生隨著問題去思考,引導學生逐漸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題之中。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把握課堂問題的重要性,對課堂教學的生物知識點內容分析,找出知識點中的突破口或切入點,從切入點上提出課堂中所需要設置的問題,讓學生能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逐漸投入到課堂上,深入到生物知識點的學習中,從而使生物知識點更為有效的學習。
(五)有效教學需要營造民主、寬容、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對于課堂氛圍的把握,能夠決定學生能否對課程感興趣,在課堂上能否打起精神投入學習。民主、寬容、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增加學生主動參與的意愿,使學生積極響應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促進教學過程的有效實施。
(六)有效教學需要鼓勵性的課堂評價
教師適當的鼓勵可以帶給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在生物教學中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論學生在回答內容上是否正確,教師都應該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在每堂課教學階段可以提出總結性評價,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正面的評價鼓勵學生課堂的表現,促使下次課堂教學更有積極濃厚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J].人民教育,2011,(7):42-43
[2]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教育理論與實踐[J],2010,(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