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福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目前一些學生的計算錯誤從現象上來看似乎大多都是由“粗心”造成的其實“粗心”一是由于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尚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進行訓練研究。
關鍵詞:數學課堂;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從小抓起養成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證。所以教學中盡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書寫習慣。從思想教育著手使學生明確計算準確的重要意義,要使學生把學習數學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目標聯系起來。學生以為錯了幾個題目扣幾分無關緊要,我們教師必須讓學生懂得在生產建設中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差錯都會給事業帶來損失。教學中可舉些實例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小數點帶來的悲劇。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駕駛的“聯盟”宇宙飛船勝利返航,當飛船返回大氣層后科馬洛夫無論怎樣操作也無法使降落傘打開以減緩飛船的速度地面指揮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排除故障都無濟于事兩小時后在著陸點墜毀人們眼睜睜的看著已經勝利返航的英雄遇難。事后專家檢測分析造成飛船墜毀的殺手竟然是一個數據打錯了小數點,這個悲劇教育人們要嚴謹對待學習和工作。再如建設一座長江大橋就有數百萬次計算一旦哪個環節出錯可能導致橋梁垮塌航天科學中計算錯誤可能導致飛船無法收回。良好的習慣從一年級就要抓緊培養對學生作業嚴格要求經常組織優秀作業展覽使學生學有榜樣。布置作業寧可少些但要求學生完成得好些。為了加強責任感可讓學生準備“計算錯誤登記薄”。仿照駕駛員的“安全行車千萬里”的運動方式開展“千題無錯誤”活動教室里可以列一張表格記載學生“安全計算”的進度并予以適當的表揚。
二、注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
計算題離不開加減乘除 加減乘除又離不開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不論多大的計算的時候都是以它為基礎的。因此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熟記20以內的加減法和乘法口訣表,并且在每節新課前要進行口算訓練,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這樣長期訓練為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時要做到: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字和符號。二想,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什么時候用口算,什么時候用筆算,是否可以用簡便運算。三算,認真動筆計算。絕對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算。
四、訓練形式多樣化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利用孩子們好奇心采取形式多樣化的方法促使學生熟記。如20以內的加減法是重點、是基礎,在10以內的數的組成與分解相當熟后開始學習得數是11、12、13......的加法,同時學習相應的減法。可設計一些新穎的題目。如只給一個數字“12”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想出來的算式多。于是6+6=125+7=124+8=12......12-6=612-5=712-4=8......能想出很多或做“開火車”的游戲,一人說一題不準重復學生越練越熟思維越來越敏捷。再如學完表內乘法背口訣。我采用倒背、點背。如老師說“倒七正六”學生很快回答“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再換一種“倒說”如“倒說八”即“八八六十四八七五十六八六四十八......”這樣變換形式有集體答。有個人答最后有小組評成績......很快乘法口訣就做到人人十分熟練了。
五、要養成及時總結的習慣
計算題中只要有一個步驟出錯結果就錯了,但反過來看出錯的題目中可能只有一個步驟錯了只要能把這一個步驟寫正確整道題就對了。這時候如果只是盲目的做大量的練習效果并不好。比如在做有理數混合運算時相當多的同學在最后一步即異號兩數相加出錯,這時候反復做混合運算既浪費時間效果也不夠好不如先熟悉法則再做幾組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的練習。那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弱項呢。每個學生都應備有錯題本把平時作業、練習、考試中的錯題集中抄寫到本子上要求左邊抄錯題右邊寫正確答案并且把錯誤的步驟用紅筆劃出來寫出錯誤原因。過一段時間后再回過頭來總結一下看看究竟在什么問題上容易出錯,再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由于每個學生的錯誤情況并不完全相同,所以這個總結并作針對性練習的工作最好由家長監督完成。
六、注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
計算題離不開加減乘除,加減乘除又離不開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不論多大的計算的時候都是以它為基礎的。因此,我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熟記20以內的加減法和乘法口訣表,并且在每節課上課之前要求做一二十道口算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這樣長期訓練為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相信我們每個老師在課堂上講了不止一遍、兩遍,但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枯燥的計算題來說,學生是很難做到的,針對這一現象,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拉力賽,每個組四個一道或兩道,每人算一步或兩步,最后看哪一組快、正確率高,如果出錯,要找出誰做的那一步。這樣學生把個人參與和本級榮譽結合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后來發展到一個學生做一道完整的計算題,逐步培養他們的整體運算能力,這樣,為培養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又一次做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