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欣 柳彩蓮 劉軍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及國家對創業的引領和重視,各大高校的創業教育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據調查,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并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大大提升,因此,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已經日漸成為各大高校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對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的數據分析,找到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問題,從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出發,尋求解決大學生創業難問題的出路。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創業意識 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b)-0214-02
1 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現狀調查
為了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及其對創業的理解,找到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達到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的目的,特向部分高校發放了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問卷,發放問卷總數550份,問卷回收共計549份,回收率為99.8%。基于此項調查,本人將調查的結果所反映的大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總結。
1.1 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和理解模糊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很多大學生對創業的概念認識不夠全面,36.2%的大學生認為創業就是開公司、開網店、做微商,這說明大學生對于創業的理解還不夠全面,高校需要為大學生開設相關創業課程,對創業的基本知識進行講授。而對于創業概念的正確理解應是:創業是創造性整合各種資源的過程,是獲取利潤、自我實現與創造社會價值的活動,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為前提,為個人提供就業機會的一種行為方式。獲取利潤是創業的直接目的,而創造新價值才是創業活動的本質。
1.2 大學生對于創業有念頭而無行動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完全沒有過創業念頭的學生占到18.5%,76.3%的學生處于考慮過創業但是沒有具體行動的范疇,已經開始創業的學生只占5%。這些數據表明,有創業想法并且愿意創業的大學生人數明顯增加,而資金問題和創業成功率的問題是困擾著大學生遲遲不敢進行創業的深層次原因。很多學生選擇創業是因為就業遇到了困難,56.9%的學生還是愿意先找工作,在工作中尋找創業的機會,認為工作1~3年后是創業的最佳時機。
1.3 大學生選擇創業是為了開創事業和自我實現
在對大學生選擇創業的主要原因調查中,大部分學生選擇創業是認為創業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認為創業能創造更多的財富,享受人生自由。當然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未來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因而選擇了自主創業。
1.4 高校對于創業教育重視不夠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93.5%的大學生都認為在大學期間接受創業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是,仍有38.4%的高校并未開設相關的創業教育課程。對于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認為本校創業教育開展的很好的學生也僅僅占5.8%,46.2%的學生認為本校創業教育開展情況不盡人意,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多數學生都希望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資金和項目雙選平臺,定期開展創業大賽,舉辦成功創業者的座談交流會,聽一些專業的講座來了解創業的知識。基于此,高校應采取多種方式來促進大學生的創業活動。
2 高校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問題
2.1 大學生創業信心及能力不足
調查數據中顯示有意愿進行自主創業的學生占76.3%,但實際真正開始創業的學生只有5%,也就是說大學生對于創業普遍都存在敢想不敢做的現象,認為理想是美好的,創業現實卻是殘酷的。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大學生缺乏相應的創業能力,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不敢行動的原因除了資金的缺乏之外,就是人脈關系和創業經驗的缺失,想創業但卻不知道如何創業成為了大學生遲遲不敢創業的主要原因,大多數學生并未將關注點放在對創業知識和能力的學習上。大學生普遍對創業存在著認識方面的誤區,很多大學生認為創業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大多數的學生把這項作為了他們選擇創業的理由,明顯缺乏創業的風險意識,創業能力和信心不足、對創業的認識存在誤區、沒有科學合理可行的創業計劃,從而直接導致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現象的發生。
2.2 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不暢
大學生創業的首要問題就是創業資金不足。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多數大學生的原生家庭也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能為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創業資金的家庭很少。資金的短缺是大學生在創業最大的難題,并且創業初期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波折,容易導致創業失敗。
2.3 大學生創業的創新精神不夠
由于現代高新科技的發展,需要大學生在創業時緊跟時代步伐,而一旦涉及到高新科技領域的創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及相關專業技術,風險較大,使得很多大學生都不敢輕易去觸碰。據調查,大多數學生的第一次創業都會選擇零售業,形式以網店、微商為主,沒有太多科技含量,缺乏創新理念。更加凸顯出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不足,缺乏引導大學生創業的激勵機制。
3 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措施
3.1 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是目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意識是其進行創新創業的前提,創業意識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目前,多數大學生創業信心不足,其根源就是創業意識不強。因此,高校的創業教育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良好的創業意識能夠使得學生在創業路上具備堅忍不拔、永不氣餒的精神,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積極面對創業,勇往直前。
3.2 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形成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多年各種知識和能力的積累,才能真正具備。高校的創業教育需要讓學生掌握決策能力、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才能讓學生逐漸建立和熟悉創業知識體系,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明確各種與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從而,最終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
3.3 提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敬業精神、團隊合作意識、誠信、自信、勤奮、樂觀等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而創業所必需具備的能力還包括創新能力、社交能力、激勵能力、分析決策能力、應變能力、預見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用人能力等,這些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對于創業者的要求更高,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應用型創業人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也是高校最需要培養的。
3.4 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高校可以通過第二課堂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這無疑是創業理論教學之外的一個重要平臺。高校應以各種創業大賽為龍頭,積極引導和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術科技創業大賽,深化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同時,也可通過開展創業講座及沙龍的形式來開拓大學生的眼界。同時,大學生在校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并給與必要的資金和項目支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業經驗交流是每一位想創業的學生應該重視的,通過這些課余活動,可以在創業實踐中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日后的創業積累足夠的經驗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金諾.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初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22):47-53.
[2] 楊道建,趙喜倉,陳文娟,等.大學生創業培養環境、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0):129-136.
[3] 張蕾.高校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5):42-43.
[4] 譚福成.大學生創業成功影響要素及有效規避風險的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6(5):29-31.
[5] 何小溪,仲偉峰,周威.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7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