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琴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在我國教育實踐中的不斷深入,人們愈發的重視對孩子核心道德素質的培養。可以說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素養水平決定了整體素養的高低,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同步發展的人才,所以我們應當重視對孩子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孩子核心素質培養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良好的團體意識以及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養成的,這需要長久不間斷地教育,因此我們要從幼兒抓起,加強對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教育;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培養策略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社會品德問題卻愈發的突出,思想道德素質沒能和社會經濟水平同步提高,尤其是當代人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薄弱,以自我為中心。究其原因,人們過度注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忽視了下一代對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過于沉默、自卑缺乏自信心或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這需要幼兒教師對其及時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進行探究。
一、為幼兒合作提供機會并進行及時的引導
幼兒的思想意識與實踐能力正處于初步形成的朦朧階段,極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營造出良好的幼兒園合作范圍和班內的積極向上的樂觀氛圍。同時采用激勵教學模式,合理運用鼓勵性教學用語,積極鼓勵孩子與他人交流合作,養成良好的自信心。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幼兒都沒有合作精神,獨生子女的家庭氛圍下經常會養成自私、任性等性格特點,這給合作精神的培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想要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就能必須要對兒童進行引導,慢慢的讓幼兒變的有同情心、合作精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愿意與人交往。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幼兒對于合作這件事情有興趣,自己愿意去與其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動進行興趣的引導,比如開展親子活動,并將不同種類的樹葉進行分類,并且要求家長將樹葉的種類等注明,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幼兒和家長來共同完成,這樣就能夠激發幼兒合作的興趣。同時還可以組織一場教師的布置任務,讓幼兒分成不同的組,各個組有自己的任務,幼兒需要通過合作來共同完成,這樣的活動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幼兒在看到自己通過合作得來的成果之后會非常高興,進而培養了學生對于合作的積極性,合作意識的萌芽就會慢慢的生長。
二、通過播放影視動畫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創設合作氛圍
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注意力經常分散,缺少集體性的交流和活動環境,對此教師可以為孩子播放童話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在集體觀看動畫片和聽教師將童話故事的氛圍中營造出良好的交流環境,避免孩子過于沉默內向,從而限制了幼兒的自信心的形成。
教育案例:教師在孩子午睡后可以為孩子播放《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增強幼兒集體相處時的趣味性和積極向上的氛圍,《貓和老鼠》的動畫片主要講述了湯姆貓和杰瑞鼠的搞笑故事,孩子在觀看時情不自禁的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分享,這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孩子講睡前故事,構建良好的師生交流關系,為教師和孩子敞開心扉的平等對話交流打好基礎。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滲透,作為幼兒園教師,應當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以溫柔的語氣和富有感情的語句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根據幼兒好奇心較重的特點采用故事教育法,通過故事講述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例如在空閑時間為學生講述《三個和尚》的故事,講述他們通過合作取水的過程讓孩子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三、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
許多幼兒缺乏自信,過于自卑而拒絕參與集體性活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孩子的自信心無法形成建立,合作交往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和提升。鑒于此教師應當積極的開展合作交流游戲活動,和各類角色扮演的游戲,對幼兒進行分組游戲,以此來培養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鼓勵孩子積極與他人交往合作,養成積極樂觀的態度,不僅如此,在合作游戲的同時還可以極大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開展“逛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戲,將孩子進行分組扮演顧客和超市的收銀員以及導購員,讓孩子體會到購物時的等價交換原則以及基本的交流社會技能,使得每個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和對話臺詞,通過游戲扮演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和積極的交流對話,建立其自信心。
對幼兒的管理和教育要注重孩子的安全防護措施,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我們要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促進孩子的身體素質和知識文化素質同步發展,積極開展團體性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案例: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可以開展團體拍皮球比賽,并且制定相應的比賽規則和制度,讓孩子通過比賽鍛煉身體,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還要注重對比賽規則的遵守,讓孩子確立規則意識的同時激發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核心道德素養。
四、結語
對于幼兒來講,合作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所以,應從小就培養幼兒合作意識,使他們日后可以在社會上更好的立足。想要大力培養起幼兒合作意識,需要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在日常教學與生活中,有意識和有計劃的進行提高幼兒合作水平,通過播放影視資料和講故事的方式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情境氛圍,積極開展團體性的合作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鳴鸝.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策略[J].科普童話,2017(46):95.
[2] 侯蘭芳.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培養之我見[J].新課程(下),2014(02):163.
[3] 李麗華.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7(09):137-138.
[4] 楊婷婷.加強幼兒教育,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3(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