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美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小學數學教育模式在不斷改革創新,分層異步模式逐漸成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將這種教學模式有效整合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對學生學好數學奠定夯實的基礎,顯著提升學生數學成績,同時還能優化數學教學的教育成果。本文探討分層異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期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質量。
【關鍵詞】分層異步;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課標提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而且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基礎,讓學生個性化綜合發展。另外,小學數學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分層異步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一、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的含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聽該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能面向全體學生,從而實現不同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目前最大限度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以及實施策略主要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基礎,進而滿足學生能個性化發展,其已逐漸將數學教育理念轉變為教師在教學行為的重要路徑。
分層異步教學模式是將同一班級里的所有學生,根據指定標準,將其劃分為不同層次或群體,并且根據實際需求將其組成為學習小組,將實際教學目標放置在各層次學生的發展中,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以及學生目標等方式,讓學生在一定限度內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與進度,然后教師再進行分類指導、分層施教即可。該種教學模式能解釋為:異步達標、分層施教、保底擴頂、各有所得,其核心在于以班級授課制為基礎,充分體現學生的發展潛能與個性差異,讓相關教學活動的拓展性、選擇性以及針對性能有效增加,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教師的集體化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在真正意義上能將因材施教以及相關教育面向所有學生。
因此,分層異步教學模式需要將學生具體劃分為不同層次,教師以學生自身狀態為基礎,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這必將改變單線條教學流程,教師只有合理設計非線性教學流程,才能搭建選擇性教學模式平臺,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顯著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二、分層異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實施教育程度不一,忽略學生個性發展
推行分層教學已有一段時間,各地區以及各教師在努力探索最佳教學模式,期望能達到最好的教學目標,同時能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模式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各地區實施程度、教師授課方式、教學要求不一致等多種因素,導致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具有明顯差異,忽略學生個性化發展,不但沒有縮短學生之間的差異,反而各層次之間的差異愈加顯著。
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錯誤認識自身身份,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已逐漸積累不良思想,學生對學習數學也逐漸失去興趣,這并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教學資源投入不合理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分層異步教學模式是逐漸探索出來的,其有利于高效開展數學教學,進而各地區沒有統一進行大綱指導,實際實施過程也是依據教師自身經驗,但是由于各地區教學環境具有差異,教師教學水平有參差不齊,在分層異步教學方面也有不同看法。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果,教師往往大量投入教學資源,但是最終結果并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教學資源浪費的表現。
三、分層異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分層設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分層教學情境,明確分層設問的對象與目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用“一問多式”的方法,將問題設置為分層銜接、逐步遞進,針對相應層次的學生,將前后問題合理鋪墊延伸,不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解決基礎問題,同時也能嘗試綜合性、發散性問題。比如學習“認識小數”這一章時,教師制定學習目標:什么是小數、如何讀寫小數,教師可以分層提問學生,然后逐漸遞進,讓學生了解小數與整數的區別,進而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學好該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注重自學成果,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開展分層教學。很多教師在課前都會讓學生自學,教師在檢查學生自學成果時,要根據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題,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進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正確分析學生的自學成果,明確教學內容。比如計算類的難題,小學生普遍存在馬虎的現象,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或手段,提醒學生避免會出現的計算問題。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進行學習,讓會的學生輔導不會的學生,互幫互助,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闡述自學成果并交流合作學習的經驗或者是心得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形成屬于自身的學習規律。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學生分層學習的差異,點評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中的表現,讓學生能意識到思考問題的誤區,避免學習時走不必要的彎路。
(三)教學生活化,合理應用教學資源
在信息社會,教師也需要跟隨新時代的步伐。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倡導,小學數學也需要與實際生活相連,分層異步教學也是如此。要想讓數學生活化,首先要將教育模式緊跟實際生活節奏,突出生活本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根據網頁的動態設計課程,有針對性的將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將動態設計的課程翻轉運用到實際課程教學。比如,在“需要多少錢”教學時,教師可以用課件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優惠活動情景:買衣服在打八折和滿一百減二十元中,哪個會比較的合算?實際需要多少錢?教師可以分層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生會得出打八折比較合算的結論。
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生活中的實例,事先精心設計一些教案,以盡量精簡易懂的語句在課程中講解知識點,保證各層次學生都能掌握數學知識,用多種繪聲繪色的教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中與數學息息相關的小事用手機記錄下來,制作成手機微課,在課堂中呈現出來。比如說,在學習《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用手機拍攝生活中像裝墨水的盒子、魔方、教學樓的柱子、足球等這樣常見的物體,在課堂上將這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與教學的內容聯系起來,對不能及時掌握的學生可以適當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在下課后多進行鞏固復習,這樣可以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并且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應試教育已不能適應時代步伐,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升綜合能力。分層異步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并且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利偉.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5):81
[2]余世艷.關于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3):160
[3]陸樂.“分層異步”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4):119
[4]王麗霞.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12):27
[5]葉方方.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策略[J].教育,2016(43):16
[6]鄒火根.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6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