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寧



【摘 要】當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普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緊密,計算機和手機平臺加入了先進網絡技術追逐。而手機是科技萌生的產物,我們對手機功能多樣性的追求越來越高。其中手機的無線投屏技術,早已在商業、家庭、影院方面嶄露頭角。我們的數學課堂可以利用手機的便捷性與同屏技術進行教學,可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為豐富、深厚、有內涵,感受手機輔助教學的方便、快捷、高效。
【關鍵詞】手機同屏;方便;快捷;高效
當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普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聯系得越來越緊密,計算機和手機平臺加入了先進網絡技術追逐,而教育領域的網絡化亦屬必然,教師靠著一張嘴和一支粉筆授課早已在90年代就被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所終結。教學方式的發展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無線投屏技術,早已在商業、家庭、影院方面嶄露頭角,當然,我們的課堂也可以運用這項技術,它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而且學校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
對于一節有深度的數學課堂來說,能夠賦予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是長遠和深遠的,有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技能的領悟,更有順序思想方法的提升與運用。那么,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做到這一切呢?我利用了手機同屏的便捷做了一些嘗試,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更便利地達到了數學課堂深入淺出的效果,也為數學知識方法和精神提供了可能生長的土壤,讓教師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去觸及數學更為豐富、深厚的內涵,感受數學教學更為開闊的視覺。
一、手機同屏對于數學課堂提供便利
手機是科技萌生的產物,現今的課堂環境使我們對手機功能多樣性的追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再是單純作為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工具了。在數學課堂中,我們更多地重視學生學習素材的真實性,體現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具體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1.資料來源真實可靠。在課堂上利用手機現場查詢、瀏覽課堂所需的信息資源,讓學生體驗資料的真實性,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學習素材的可靠來源與流向,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展示學生的動手操作過程。通過手機的拍攝功能,隨時隨地地記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點點滴滴,體現可操作性與直觀性,熱別是對于我們在數學課堂中提倡方法多樣化時,學生的作品可以隨時隨地地交流、展示,同時相對于以往利用展示臺展示也節省了時間,操作起來更加方便。
3.直觀體現生活中的數學。我們在數學課堂上,特別是對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尋找“身邊的數學”,學生可以通過攝像頭展示出自己的發現,例如門上的直角、日光燈之間是平行的、橡皮擦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等,直觀地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4.資料共享。借助手機平臺強大的APP商店,以提供教師制作和共享課堂的課件以及學生多方面的學習平臺,這也方便于學生在課后的二次學習,對于學困生的幫助更為明顯。
5.攜帶方便。手機小巧玲瓏、攜帶方便,我們在外出培訓、講座時均能發揮其優勢。
二、手機同屏的便捷操作
我們在進行屏幕快速聯動顯示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電腦+投影儀,利用VGA線或HDMI線進行數據的連接,這種連接方式,需要電腦和投影儀都具備有相同的接口,然而在手機上,基本上都只有一個接口,那如何將手機上的課件同屏到屏幕上呢?具體操作起來十分便利,我推薦四個比較成熟且穩定的方法,蘋果的Airplay、Wifi的Miracast、因特爾WiDi,以及DLNA。
方法一:手機(安卓Miracast、蘋果airplay)連接同頻器直接投影。
方法二:手機(安卓Miracast、蘋果airplay)+win8(win10)——蘋果手機和電腦同處一個wifi下。
方法三:手機(安卓Miracast、蘋果airplay)+winxp(win7)——windows需安裝相應的同屏軟件,如安卓同屏王、airserver、希沃軟件等。手機可能需要安裝相應的app。
方法四:現今的投影儀基本上都植入了安卓系統,直接具備同屏功能,我們可以省下同屏器或電腦,直接利用手機wifi和投影儀進行同屏。
三、手機同屏在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應用優勢
有了上述的手機無線同屏技術,我們就可以將手機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可以在課堂上的任意一個角落進行同屏演示和拍照、錄像,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三尺講臺。圖形與幾何作為新課程改革數學教材的四大領域之一,有些知識點十分抽象,對于學生來講不易理解,也十分考驗教師講解的直觀性與數學課堂媒體的應用技術,手機同屏在這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
1.具有回放功能的新型實物展示臺的應用。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一)》時,學生在動手探究比較∠1、∠2和∠3張口大小的方法時,我將各小組探究的方法通過手機攝像進行演示和錄制,再通過視頻的錄制進行回放,用直角來比、用直尺來量、數小角的多少讓學生進行對比,優選實用的方法。這樣的展示方式雖說和傳統的實物展示臺差不多,但是手機可以游走于整個課堂,避免學生在座位和展示臺之間的來回走動,加上手機攝像頭的像素遠遠大于傳統的展示臺,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展示效果,且觸摸式的操作方式比按鈕式的展臺更加方便、快捷,更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為數學課堂教學尋找適合的軟件。不管是蘋果手機,還是安卓手機, 都有著豐富的APP商店,其中不乏關于數學教學的軟件,借助這些軟件可以減少教師制作課件的時間。在圖形與幾何領域中,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中,進行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推導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前教師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課件的制作,力求能通過直觀的演示,加快學生對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理解,雖然技術較好的老師可以做出不錯的演示效果,但并非所有的老師都可以做出推導的直觀過程,甚至有的老師因為做不出好的課件,而仍然選擇用粉筆進行繪圖和板演,既費時又費力。這時我們可以借助手機的APP商店,尋找適合本課的教學軟件。再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一課時,我在APP商店找到了名為“小學數學動畫”的教學軟件,這以軟件中包含著小學數學幾何公式的動畫教學,它可以很直觀地演示出如何將一個圓形通過等分,再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通過化曲為直的方法,周長的一半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圓的半徑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從而推導出計算圓面積的公式,數學知識的呈現直觀而立體。
3.更大限度地提供數學課堂內外的聯動。教師在課堂上往往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量,這時我們可以利用手機隨時隨地地進行百度,不再僅僅是走上講臺,甚至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朋友進行在線解答。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圓周率的歷史》時,為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內外歷史名人阿基米德、劉徽、祖沖之,他們對推算圓周率的貢獻,我直接通過手機百度,讓學生明白課堂上除了老師以外,還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搜索,獲取有價值的知識,加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再如教學五年級下冊《有趣的測量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辨別同等質量摻了雜質的金子和純金子,我利用手機微信,在課堂上直接同金鋪的朋友進行視頻對話,讓專業的人員通過班級大屏幕向學生介紹辨別方法,其真實性、科學性更加有說服力,學生也因為現場的知識生成激動不已。
在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粉筆加黑板,不再是局限于三尺講臺,它需不斷革新。而作為信息產物的手機,這個時代賦予手機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的作用,不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通話的工具,其中高端技術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一把利器,成為教學研究的一把利器,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