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平臺的搭建,促進了學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學要突出學科性質,體現了生本理念。要創設新穎有意義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生本理念;教學情境;核心素養;教學設計。
一、 引言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平臺的搭建,促進了學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拓展教育資源,成為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乃至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撐。
蘭老師的這節試卷講評課在評選活動中獲教育部優質課,具有很強的觀摩和借鑒意義。整節課層次清晰,設計巧妙,實效性強,充滿激情,富有哲理性,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一張嚴肅凝固的試卷演化成了一節生動富有教育意義的課堂,幫助學生們不斷地排除煩惱,戰勝膽怯,摒棄自卑鑄就自信、展示自我。這節課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二、 突出學科性質,體現了生本理念,很好地詮釋了新課程的要求
課堂導語:生活當中我們總會面臨很多的考驗,這份試卷就是我們學習生活當中不可回避的經驗。這一方小小的試卷把我們在人生當中可能面臨的種種選擇、判斷、取舍包容在這一方寸之間。錯誤在所難免,如何能清除我們前行中的路障呢?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重游這一方寸之地,相信大家不僅能找到學習的技巧,更能找到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蘭老師的這一導語的設計,開宗名義,將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學科思維方式的培養融為一體,很好地突出了綜合性、思想性的這些學科性質。
蘭老師的課比較充分地展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個體、關注差異、鼓勵創新。這節課堂具體的表現為:當老師給學生2分鐘時間修改試題的答案,時間到后問:改好了沒有?還有沒有沒修改完的?有一個學生舉手。問:你確定?好,一分鐘夠不夠,足夠了吧?請大家稍等。然后又一次問該生有沒有完成。這樣的行為、這樣的態度能讓這個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對自己的愛,“親其師、信其道”,此言不虛啊。
三、 教學情境創設新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了由習題化向生活化和問題化教學轉型
《博物館與名畫》這一情境的創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人、金錢與生命之間進行選擇,教會學生接受與認識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價值,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樹立起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以博大的胸懷和堅韌的毅力去實現個體的生命價值,為社會創造幸福。這恰恰是當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最新發布)所提到的珍愛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養。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試卷講評課講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從測試中發現自己在知識點、解題能力、解題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加以糾正,以彌補知識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蘭老師的課的設計不僅僅解決以考學成績為主的學業問題,更是要培養以解決生活問題為中心的能力的提升。她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創設一個寬容、民主、平等、幽默、愉悅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符合了核心素養中的核心素養自主發展——學會學習,社會參與——實踐創新的培養。實現教學由習題化向生活化、問題化教學的轉型。
課堂的結束時所創設的A、B、C、D的教學情境,更是全課的畫龍點睛之筆、妙筆生花之處。A——感激:父母、老師、同學,生活在陽光下,帶著生命和愛走在成長的道路上,B——信念:信念是一面旗幟,只有擁有信念的人才能堅信生活的美好。C——信心: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國家、相信世界,只有有信心的人才會變的勇敢。D——夢想:有夢想的人才會變得自由,幸福、快樂,能讓我們思維插上翅膀,在人生的道路上與夢同行,人生變的與眾不同。
四、 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展現教師深厚的教學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教學魅力
1. 蘭老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整個教學過程中貫徹了“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2. 蘭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手段靈活多樣,課堂具有開放性,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同時對學生進行品德規范、價值觀念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這也是我們思想品德課性質的基本要求,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目標,實現了知、情、意、行有機結合,實現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融匯統一。
3. 蘭老師執教的這節課,層次清晰,流程自然,結構緊湊,實效性強,具有極高才教育教學價值,展現蘭老師深厚的教學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教學魅力,是一節很成功的思想品德學科的示范課。
參考文獻:
[1]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
付軍,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