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三化學是義務教育階段最后開設的一門課程,這就使初中化學教學既有啟蒙的性質又有考查選拔的作用,這個跨度非常大,給初中化學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對于初三學生而言,初中畢業考試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為幫助學生順利通過這個考驗,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工作既要做好化學的啟蒙教學,又要做好針對中考復習備考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考中找到好的平衡點才行。如何在初三化學教學中把握好這三個環節,下面我就結合我校多年的做法談談我們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考;興趣
我校現有四名化學老師,中青結合。我們是按照金海中學的高效閃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的,該模式核心強調老師集體備課,睿智導學,學生主動學習,樂學好學。
一、 集眾師智慧,扎實教學
集體備課在我們金海中學不是流于形式,我們力求的是實效。在備課前要求我們教師針對我們這一屆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備課思路和側重點,思路的重點是教師先就本屆學生的特點和馬上要講授的內容如何調整和結合。在集體備課的時候,由主備教師以“說課”的形式講述詳細教案和這樣操作的具體原因,然后由每位參加備課的成員陳述各自的備課方案進行比較,揚長避短,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后形成充實、完整的教學案。經過多年的實踐本人認為集體備課有以下作用:
1. 集全體教師智慧,精備精講遠勝單打獨斗。教學的基礎是備課,與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取長補短,使備課更有針對性,使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更到位,這樣做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2. 通過集體備課中討論可以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集體備課著重討論的是學生的學法和教師的教法。這樣做能很快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化的一個過程,使教師對教學的認知、行為上都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在這個自我鉆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后反思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和成長。
3. 集體備課使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結合集體的智慧,能使教學更好地落實新課改要求。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準確把握教學思路,切合學生具體的發展需求,體現了教學備課中“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促進同行之間的相互學習,使同行之間能有效地相互學習,更好提高教學的效率。
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研討是我們金海中學化學組集體備課的出發點,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是我們終極目標,在這個方面我們化學組已深有感觸。雖然我們的高效閃光課堂模式教學現在還處于探索的階段,但我們已經看到學生課堂上積極的表現,他們主動參與課堂獲取知識,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人人興趣盎然,個個爭相發言。我們相信每一位教師都能從課堂的實踐中感受到自己的得失和成長,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學效率一個有效的途徑。
二、 激眾生興趣,愉快學習
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化學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有它獨有的優勢,化學是初中開設最晚的學科,如何引起學生重視,激發學習興趣是學好化學的前提。學期初,我們向學生明確提出要求,化學要為中考“添磚加瓦”,為總分添旺頭。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十分注意研讀新課標,著重領會教材內涵,備課時特別注意“備”學生,摸清學生的思想基礎、學業基礎、身心基礎等,設身處地地從學生角度思考,讓學生有興趣學。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一) 利用趣味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實驗對于化學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各種有趣的化學實驗和各種生動鮮明的化學現象,能夠很有效地激起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例如“魔術點燈”“神秘的情報”“清水變紅”等小實驗,這樣從一開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奇特,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下步學習化學開一個好頭。
(二) 通過學習習慣的培養內化學習化學的動力
我們金海中學的高效閃光課堂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就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例如上課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筆記一般要做到相應的教材上,以便看書的時候順便復習理解。實驗的時候強調實驗探究的設計,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先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進行設計,強調探究的過程和知識生成的過程,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平時每一堂課上還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養成發言有序,展示有效的習慣。
(三) 利用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
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有助教師幫助學生打開化學神秘的世界。首先,化學教學時要注意語言簡練準確,其次要生動形象。例如:講述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時可以借助比喻。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就好比吃飯飽不飽與吃飯多少的關系,吃飽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沒有吃飽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過運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學生更易于理解所學的知識。
(四) 利用化學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大部分的學生對化學的發展歷史是感興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教材適當地插入一些生動有趣的化學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學習碳酸鈉時向學生講一下有關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制堿的故事,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研中考試題,準確定位考試
眾所周知,學生學得好,就必須經得起考試,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要有理想的成績,平時的練習和考試就必須有針對性,這個針對的目標就是中考的考標,對于中考說明中的理念與目標、原則與策略,我們進行了認真地學習,充分理會考試說明中的內涵與外延。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把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需要認真考慮。根據內容及標高,對照教材和平時授課的內容我們鎖定復習的重點,確認哪些知識點落實了,哪些欠落實,哪些還有遺漏,都做到心中有數,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每一節新課的過關檢測題都是中考試題的滲透,每一個知識點都以中考題的形式呈現。
總之,當前的學校教育是以教——學——考為主線的,如何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我們只結合我們各校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才會有效。
參考文獻:
[1]王傳習.淺論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學情的把握與運用[J].數理化學習,2014(12):56
作者簡介:
沈友平,湖南省寧鄉市,湖南省寧鄉市灰湯鎮偕樂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