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迎春
摘 要: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及應用能力,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是一種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既需要學生日常閱讀積累及定期寫作練習,還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指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能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起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制定寫作教學任務、目標及具體要求,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小組成員通過合作、探討、總結方式,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寫作教學任務。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寫作興趣,同時能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充分帶動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進語文學科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
1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語文灌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發揮著主體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往往采用教師定題目,分析講解題目相關內容、學生自我寫作、批改總結的教學流程,難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創新思維,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或是寫作固定模式。另外,教師教學方法保守,在寫作指導教學中,通常采用八股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先審題、構思、采用總分形式或是過渡句等固有寫作方法,使學生寫作文章多是一個模式,內容缺乏創新。此外,對于語文作文講評環節,教師多采取引用優秀范文講解的方式,這讓寫生感受到自己寫作水平與優秀作文之間的差距,降低學習積極性。綜上所述,這些傳統語文寫作教學遺留的問題,不利于寫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
2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水平提升
2.1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合理設定教學方案
教學內容環節預先設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如何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按照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執行是關鍵。在課前備課環節,教師要有意設定好寫作題材,題材的難易度要符合小組合作探討的特點,在大部分同學能夠理解的基礎上設定適中難度,能夠帶動小組合作成員的積極性。另外,選材要貼近生活,更加新穎化。接近學生顯示生活更能夠在寫作中有感而生,題材新穎符合高中學生好奇心的特點,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寫作題材的熱情,提出質疑,相互探討,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寫作能力。
選好寫作題材后,教師提前安排好如何合理分組。考慮到小組學習的教學預期目標,綜合本班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等綜合因素,合理搭配小組成員,以合作小組能力互補的基礎,合理組織劃分小組。
2.2寫作教學內容要創新
寫作教學內容在小組合作教學中要新穎靈活。小組合作作為語文寫作的形式之一,實現教學較好效果的關鍵是教學內容的創新性,能否帶動小組合作成員積極參與。根據小學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于新鮮事物和社會熱點話題比較熱衷,能夠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把握好這一特點,在寫作課堂中設定較為新穎現實性的題材,合作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化。例如:以小組合作形式就社會熱點新聞展開辯論賽;探究新鮮事物產生的渠道和原因等等。常見的組織形式也有小組閱讀心得交流會,交流會中學生可以就閱讀的優秀作品和經典名著作為素材相互分享,以此作為寫作素材的基礎,提高語文寫作的整體素質能力。語文寫作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的創新,既提高學生寫作學習的積極性,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在教學活動形式上豐富多彩,開拓視野,提高寫作創新能力。
2.3重視寫作教學的評價
小組合作成果的驗收在于寫作完成后的評價過程,語文教學要重視寫作教學的評價環節。在以往寫作教學課堂,多是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教師逐一評閱壓力沉重,效果不明顯。隨著新課改落實,在小組合作制教學中,語文寫作評價環節形式發生轉變,以小組成員相互評分評價或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換評價為主,找出相互寫作中的優點和不足,小組之間相互借鑒,共同學習。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設定推薦較好作品的環節,增強小組之間競爭意識,提高學習積極性,促進共同進步,整體提高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學模式的多樣性,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通過對語文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可操作性指導,推進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化推廣,實現素質教育的全方位變革。
參考文獻
[1]王思遠.新課改下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創新教育,2013,03.
[2]李剛.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