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教育事業在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下,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自身有著過硬的化學知識,能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還要從不同的層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科學素養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從而對教育事業也越來越重視。初中化學作為一個基礎科學學科,教師需要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和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本文就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進行了淺要分析。
一、 當前化學學科的教育形勢對學生科學素養的需求
社會在不斷地發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革,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成為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化學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而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化學優秀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鍛煉。但是在當前化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仍有較多問題存在。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不應該將課堂教學停留在課本表面,要讓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從各方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例如,在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學科,還沒有化學基礎,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物引入課堂。比如,我們可以先給學生介紹物質的變化的概念,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認為是物質變化的例子,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之后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些物質變化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該知識點加深鞏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準備一些實物讓學生觀察物質變化的過程。比如,我們可以帶上一盆水和一點食用鹽到教室,讓學生切身觀察鹽溶于水的過程,并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后可以讓學生在家中發現并觀察物質的變化,在下一堂課中互相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表達能力。
二、 培養學習興趣是提升化學素養的基礎
在所有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興趣都是學習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方面,只有讓學生對化學感興趣之后,他們才會有學習的欲望,教師才能更好地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但是如何讓學生對化學感興趣成了教師的另一難題。其實只要我們的教學情境設置合理,讓學生在情景教學中充分融入課堂,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難。舉個例子,在上課前做知識引入時,我們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課堂設計中加入一些新奇的東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化學反應”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同學們,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解鎖一個魔術,學生聽到魔術兩個字的時候就會被吸引,然后我們在通過多媒體播放反應發生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神奇之后,觀看完視頻后學生對該反應產生了好奇心,這個時候我們再問他們想不想破解這個魔術,學生們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了解更多與化學有關的有趣知識,讓學生保持對化學的熱情和興趣的同時掌握課堂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又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現象分析的能力,讓他們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自主思考與探究,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三、 科學素養是初中化學教學的根本
我們都知道理論知識是學習的基礎,但是對于化學學科來說,學生的科學素養才是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與化學有關的基礎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能脫離傳統教學,在新穎的教學環節中加入合理的教學活動,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不能喧賓奪主,再給學生做完實驗演示之后,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散思維。比如在“硫酸銅晶體分解”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需要在實驗前給學生介紹硫酸銅和實驗操作方法,并對實驗進行演示,之后讓學生自己來進行操作并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分析能力,又能加深學生對硫酸銅的了解。另一方面,因材施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基礎視情況而定,要采用揚長避短的教學方式,在作業中發揮每一位同學的長處,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加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并逐漸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其次,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去發現一些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自己認為將有趣的現象分享給班上的同學,讓他們意識到化學也來源于生活,從而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學習到與化學有關的知識,提升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對學生學習化學學科來說尤為重要,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讓其在實驗中發現化學的神奇和奧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莊見禮.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8(8).
[2]郭暮霞.分析初中化學教材插圖的社會學意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
[3]王海燕.內蒙古地區農村牧區初中化學實驗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2).
[4]張洋.“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學校本作業設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
[5]鄧云玉.初中化學酸堿鹽高效課堂整合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1).
作者簡介:李玲,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金壇區茅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