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旱珍
摘 要:如何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合理融入德育理念是21世紀以來我國教育行業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及個人引起高度重視。德育教學一直以來是我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文章主要介紹了將德育理念融入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有效途徑,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希望為推動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管理;融入;德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質的飛躍,逐漸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小學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階段,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問題,素質教育沒有全面落實,這就需要我們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有效融入德育理念。據調查可知,德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社會與階級之間的關系,并且德育教學對構建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建設精神文明均有著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就以“小學教育管理如何融入德育理念”為主題進行探析。
小學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學校課堂,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將德育理念巧妙融入課堂教學中,并在此基礎上全方位、多角度地應用課堂教學信息,進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德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重視小學思想品德科目的教學,與此同時,還應該將小學語文、小學數學以及小學體育等其他科目中蘊含的德育信息完美展現出來,這樣做是為了在進行其他科目教學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將德育理念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而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力,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險阻、荊棘坎坷的時候能夠迎難而上。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科目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代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扣社會發展需求,進而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學方式,有效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德育的有關知識。現階段,就小學生而言,他們自身的年齡比較小,并且沒有接觸過多知識,在理解思想品德的內容時會稍顯吃力,然而小學生同樣具備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我們應該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拓展小學生的德育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望,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學習,并有效掌握德育的有關知識。并且,教師還可以對身邊一些優秀學生進行嘉獎,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德育思想貫穿他們的日常生活,而并非離自己很遙遠。受到嘉獎的學生會明白做好事的重要性,并不斷帶動身邊的同學做好事,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學生的德育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德育思想。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只有付諸實踐,才能夠有真知灼見。對德育理念的融入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將德育理念巧妙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領悟到德育的真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單一的課堂理論教學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此情況,學校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定期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并且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除此之外,小學生還能夠在積極參與活動的時候,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形式沒有明確標準,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名為“你我他,大家一起來給老人送愛心”的活動,活動內容就是帶領學生參觀養老院,給老爺爺、老奶奶送愛心、送溫暖。教師可以在參觀之前讓學生親自動手來為老爺爺、老奶奶準備禮物,可以是畫畫、做手工等。學生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在教材中學不到的德育知識,并且學生在與老爺爺、老奶奶的交流過程中可以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對自身進行粗略的定位。此外,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名為“你我他,大家一起豐收了”的活動,活動內容為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農活,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苦,真正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學生通過不懈的努力,也能體會到豐收的喜悅。在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明白自食其力所帶來的幸福感,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糧食。
又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名為“你我他,一起來保護地球媽媽”的活動,活動內容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環境,并做好環境污染記錄,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隨意扔垃圾、倒臟水的危害,從而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由此可見,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還應該將德育理念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其貫穿校園各個角落。校園文化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其一,關于物質文化的有關內容。小學校園中的每一朵花兒、每一塊磚、每一棵草以及每一棵樹等都蘊含育人的思想,只是我們聽不見它們教育學生的聲音,因為物質文化教育學生的方式是“潤物細無聲”的。其二,關于行為文化的有關內容。教師的言行舉止將體現出校園文化的層次等級。班主任更是應該將德育理念融入自身工作之中,在各個小細節上體現德育思想,以身作則來提高德育質量。其三,關于精神文化的有關內容。學校負責人在確定學風以及教風的過程中,應重視德育教學,融入德育理念,促使學校的精神文化能夠將德育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德育氣息的學習環境。其四,關于校園文化的有關內容。學校在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的時候,應該巧妙融入德育理念,做好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巧妙加入小學教育管理之中,使小學教育管理蘊含“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重視小學德育教學,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于培養德育人才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從小學教育管理出發,將德育理念巧妙融入課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逐漸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道德品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將素質教育深化落實,為國家奠定人才基礎。
[1]百年傳承 育心育德[J].中國教師,2011(24).
[2]焦玉靜.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方法研究[J].青春歲月,2017(21):167.
[3]劉 斌.同心筑夢,大愛促未來——中小學德育教學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11):155-156.
[4]郭榮強.小學禮孝文化建設的行動研究——以義烏市蘇溪二小為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6.
[5]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6(12).
[6]王立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淺析[J].品牌,2014(9).
[7]張冬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思維與智慧,2016(20).
[8]朱香華.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思維與智慧,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