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云
摘 要:隨著素質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傳統教學方法變得越來越局限化,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改善此種教學弊病,教師不妨就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方法;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僅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數理計算能力,同時還需要從根本上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試教學觀念造成的影響較重,教師在課堂上頻繁采取“填鴨教學”“題海教學”的方法,致使不少小學生對數學這門功課產生了畏懼的心理。所以,要想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傳統性認知,教師不妨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氛圍。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由于部分教師傳統教學觀念過重,導致其對課堂教學的理解缺乏更為深入的認識,進而影響了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這幾個方面: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薄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新型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部分教師的教學目光過于短淺,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其數學學習意識的養成;其次,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畏懼的心理。由于數學內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過度采取灌輸教學的方法,那么學生很可能會出現超負荷的學習狀態,久而久之,會厭煩,甚至是恐懼數學內容的學習;最后,則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上缺乏相關氛圍的營造,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過于被動,在單調、無趣的學習環境里,教師的教學范圍、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都會變得越來越局限化。
二、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遵循的原則
在數學學習中,通過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但是,在對這種方法進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首先,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具備針對性的特點。根據不同章節的內容,教師應該選擇相應的情境創設方法,這樣才能達到高質量的教學目的。其次,要遵循多元化的理念。教師在對情境內容進行創設的時候,應該拋棄傳統應試教學的理念,選擇一些更為有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要堅持全面性的教學觀點。在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要覆蓋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盡可能讓每一學生都能跟上學習節奏,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具體方法
1.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首先應該對自身傳統化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觀,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確定能夠強化整體教學氛圍的理念,從根本上深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改革意義。例如,在對基礎的幾何圖形進行認識的時候,可能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接觸了相關的內容,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妨用一些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日常用品來對其進行提問。像小學生比較喜歡的七巧板,教師可以分別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來拼湊成“房子”“汽車”“小狗”等,并且在拼湊演示的過程中,分別就這些幾何圖形的特性展開提問,像“正方形的四條邊大小如何”“長方形與正方形存在哪些不同”等,讓學生根據教材上所出示的內容,來回答這些基礎性的問題,令其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受到了一定的尊重,激發起主動學習意識;還有,在課后,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情境內容,讓其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常見的幾何圖形,像“廣告牌”“簡約沙發”等,并讓學生按照相關的數學探究標準,就這些內容提出一些實際的問題,在下堂課上與教師展開互動。
2.引入多元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的引入上,教師需要具有開闊的教學視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基礎內容入手,切實改觀整體的教學質量。當前,利用多元性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也需要把握那些實用性的教學切入點,盡可能達到理想化的教學狀態。像當前主流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在對“對稱、平移與旋轉”這項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妨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中的動圖演示方法,為學生演示相應的動畫內容,并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這三種圖形運動方法的區分,并試著總結這三種運動狀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還有,在對“對稱”的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美術課堂上的美工刀、彩紙,試著剪出一些有趣的作品,并從這些作品中歸納出“對稱軸”的問題點,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對于問題情境的應用,教師應該抱有開放性的教學態度,從基礎內容入手,創造出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傳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7):140.
[2]林麗錦.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9):79-8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