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英


【摘 要】本文從信息化視角就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進行分析,提出借助信息化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借助信息技術促使內容形象化提高教學效率三種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 信息化環境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5B-0138-02
信息化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們的工作以及學習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時也給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信息化的教學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并從以下幾點入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一、借助信息化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具有抽想象和理論性的特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要求。學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比如一些學生數學基礎不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課堂內容復雜,很難學習和理解,容易產生厭學、抵觸的情緒。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人教 A 版高中數學必修 1《函數模型及其應用》的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某個地區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體重平均值(身高單位 cm,體重單位 kg),見表 1:
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構建相應的函數模型,能夠比較接近地反映出這個地區未成年男性體重和身高之間的函數模型解析式。如果體重超過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 1.2 倍為偏胖,低于 0.8 為偏瘦,那么一個身高是 175 cm,體重是 78 kg 的男性,他的體重是否正常呢?
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且讓學生根據相應的數據借助計算機畫出相應的分散點圖,引導學生聯想它和學過的哪種函數比較相似,確定相應的函數模型,并且進行相應的檢驗。
又如,在人教 A 版高中數學必修 3《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肖轉盤的游戲開展課堂教學。首先,教師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糖畫相關的視頻片段,并且向學生介紹糖畫這項民間藝術。糖畫是糖也是畫,可以觀賞也可以食用,可以制作各種好看的圖案,是一項受到人們喜愛的工藝食品。在糖畫制作的過程中,用到糖畫轉盤。借助糖畫的生肖轉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在互聯網上轉動轉盤,讓學生兩個一組開展轉動轉盤游戲,對其轉動的次數和所指生肖進行詳細記錄,看看轉動多少次能夠轉到生肖龍。然后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概率的概念、計算方法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在信息化環境下,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相應的課堂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二、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習。從教學的角度來講,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從更新教學方式來看,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究數學知識內容,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解答。在此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例如,在人教 A 版高中數學選修 1《拋物線》的教學中,講解拋物線的定義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繪制拋物線、講述拋物線的畫法,以加深學生對拋物線定義的理解。剛開始時讓學生獨自動手繪制拋物線會感到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拋物線的畫法。教師講解拋物線的繪制方法時,可以借助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1)筆尖所對應的點滿足怎樣的幾何關系?(2)在作圖的過程中,直尺、三角板、筆尖等哪些發生變化,哪些沒有發生變化?(3)在作圖的過程中,哪些量發生變化?哪些量沒有變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拋物線的幾何特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術促使內容形象化,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階段數學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實際教學中,借助信息化技術促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直觀,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人教 A 版高中數學必修 2《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教學中,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柱、錐、臺以及球等結構的特征,并且能夠理解和靈活運用這些特征。以前的課堂教學是借助粉筆、黑板來進行的,教學的直觀性較差,學生較難理解幾何體的空間狀態。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視頻,使學生能夠詳細觀察幾何體的特征,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如棱柱的相關概念中,兩個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其余的面叫做棱柱的側面,相鄰兩個側面的公共邊叫做側棱,側面和底面的公共頂點叫做棱柱的頂點。在對棱錐、棱臺、圓柱以及圓臺等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并理解,從而在腦海中形成有關幾何體的立體印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總結,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一方面要認真學習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操作技術,使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得到有效融合;另一方面要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優化,借助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高效高中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 軍.淺談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數學中的高效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7(9)
[2]寧躍輝.基于信息化環境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下),2017(3)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