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軍霞
【摘 要】語文研究性學習根據學科教學的需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小學生。因此在小學語文中開展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是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網絡環境 小學語文 研究性學習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02
語文研究性學習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語文課改的一個亮點,充分利用網絡,更利于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它根據學科教學的需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小學生。因此在小學語文中開展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是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在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研究性學習如何進行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觀點和做法。
一、建立合理的研究小組研究
小組的建立要考慮到小組人數不能太多,一般3-5個人為宜。而且為了讓每個小學生都有探索研究的機會,都能通過學習得到不同的發展,因而要通過學習得到不同的發展,因而要考慮在小學生自愿的情況下,讓認知水平、探索能力、語言表達、計算機素質各有千秋的小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這樣,各小組之間的綜合水平大致相等,保證每個小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更加自由、充分的發展。
二、選擇合適的研究主題
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是開放的,值得注意的是小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不廣,這就決定了其研究的課題只能是些簡單的、淺顯的、貼近小學生實際的、能激發小學生興趣的主題。
可以進行如下研究:一是單元主題研究小學語文教材中,各單元的課文之間是互相關聯的,因此,可能考慮把整個單元的課文聯結在一起進行研究,以達到單元的訓練目標。二是單項主題研究課文中有很多令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較難解決的疑點,教師引導小學生從做事背景、做事中的人和事、閱讀方法、寫作特色等方面去選題。三是系列主題研究如作文系列、閱讀系列等。作文系列又可以分為寫人系列、寫事系列、寫景系列……系列主題的研究可以使小學生更系統認識、掌握知識和規律,形成閱讀、寫作的技能。四是其他主題研究性學習如果僅僅刻板地與教學聯系,未免使這充滿智慧的學習方式缺乏靈性,因而還應該引導小學生把平時他們談論最多、爭議最大、與自身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話題作為研究課題。這些課題最大限度地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渴望去學習。
三、收集資料,合作探究
在語文研究性閱讀必須在資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積累之后才能進行。而資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廣泛的閱讀,它們的來源可以是教材的內容,也可以是報刊雜志,也可以從網絡上獲取有關信息。專題研究性閱讀是開放性的閱讀,它將打破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的封閉性閱讀模式,給小學生以更多的獲取資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將為小學生以后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收集資料這一環節,筆者指導小學生著眼于大的文學時期,考慮大范圍的文學趨向,要求小學生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到圖書館或互聯網上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四、留足研究的時間,提供必要指導
小學生確立一個課題后,必須有著大量的時間讓其思考,讓其到網上云查找相關資料。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合作,一起去實踐、去總結,并最終形成書面結論。這需要相當長的一段自主研究的時間,也只有舍得花時間,小學生才能逐步提高自主研究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事前必須掌握豐富的網上資源,或了解網上相關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利于給小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指導小學生迅速找到信息源。此外,在課堂上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監控平臺,了解小學生網上學習情況,幫助小學生快速上網,引導小學生正確操縱計算機,并幫助小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課后,還應繼續對小學生的資料收集情況或論文寫作進行調查,并作出相應的指導、評價、分析,激勵小學生的研究熱情。
五、設計信息成果報告
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小學生最終能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個環境既是小學生研究成果的物化過程,同時又是展示小學生學習成果的過程。但小學生寫作水平及認知水平不高,教師不必規定小學生按國家標準和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編寫格式去寫小論文,可以引導小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去反映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寫成一般的敘述文,或把成果制成簡單的動畫、網頁、幻燈片等。如果能按以下幾個方面寫成小論文就更好:1.回答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2.針對這個課題而準備的工作、研究方法。3.研究過程是怎樣的。4.研究的結果怎樣。5.自己有什么感想或提出什么建議等。這種基于網絡的語文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從課文出發設計研究課題,它具有語文學習的特點,融聽、說、讀、寫為一體,小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經歷語文實踐過程,逐步形成語文素養。逐步形成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程序經過一個階段的探索,初步構建了以下課堂教學程序:設置情景,確立主題→自主探究,查找信息→交流協作,解難釋疑→成果匯報,討論評價→拓展延伸,帶動課外。當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看重的是小學生的研究過程及對研究過程的結果是否清楚,結果正確與否則一般采用寬容鼓勵的態度。
在網絡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我們重視小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學習者也許沒有牢記許多結論,但會體會到一種“探索無止境”、“學習無止境”的精神,并認識到任何真正的科學里沒有封閉性的結論。小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終生學習的能力,從而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福榮.小學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5).
[2]郭云.實現小學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6(2):56-56.
[3]馮金法.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新校園(中旬),2016(3):11-11.
[4]劉云哲.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J].學周刊,2017(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