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梅
【摘 要】目前,就新時代的中職生來講,其是否能夠肩負歷史發展的重任;是否能夠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重托;是否能夠一展宏圖,這一切都要看其學習成效到底如何。本文就重點對中職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進行探討,以便讓其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關鍵詞】中職生 行為習慣 養成及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10
學習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是我們得以成長的重要依憑,是我們一生為之努力的事情。對于中職階段的教學而言,教師必須要對中職生的行為習慣進行養成及培養,讓學生能夠開始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令學生能夠開始對不理解或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復深入;使學生能夠開始對學習心態進行持續調整。這樣,中職生才能在學習中做到“不半途而廢”,從而學習成效才能獲得有效提高,進而一如既往地通過學習來獲得更好地成長。
一、良好思考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
“學習”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通過閱讀、聽講、實踐、探究等手段來對知識或技能進行獲取,這就可以被稱為是“學習”。而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是“學習”得以更好進行的重要保障,若學習中沒有了思考或很少有思考,那么就仿佛是生命中缺少了靈魂,故“思考”這一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是極為重要的。也就是說,中職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有必要對思考予以足夠的重視,只有深刻的思考才能有更多新的發現;只有周到的思考才會迸發出創造的靈感;只有縝密的思考才可以促使理性的升華。所以,中職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重點關注中職生良好思考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讓中職生能夠學會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所以,中職生需要結合自己的人生追求來訂立一個學習的目標,當感到困惑的時候,順著教師的引導來想一想“學習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和“怎樣做才能讓目標得以更好地實現”這兩個問題,以目標為自身學習的動力來更好地去進行奮斗,使得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變得更有意義。此時,中職生才會在目標的指引下去不斷尋找學習的最佳方向;才會真正清楚地知道“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情;才會在遇到挫折時毫不氣餒;才會參照更為科學的標準來對自己進行衡量;才會更具針對性地去制定學習計劃及安排學習時間;才會切實有效地獲得良好思考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
“學習中思考,思考中學習”,這是中職生學習的最佳狀態。這樣,中職生才能在學習中不斷地去進行分析、研究、歸納、整理,把理論知識概括并運用到實際實踐之中,在“為什么?”“怎么樣?”“行不行?”“對不對?”的疑問中去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漸入佳境,逐漸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轉化為更為犀利的思想觀點,促使自己能夠邁入到一個新的知識層面中去,并朝著更好的未來努力。
二、良好知識和技能獲取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
“知識”不會自己跑到我們的腦子里去,“技能”也不會憑空就變得熟練了起來,這些都是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來予以進一步深化的。也就是說,中職生要想真正將書讀懂以及讀懂書,那么必須要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讓書本中“靜態”的思想得以在現實生活中“動態”還原,令新知得以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所以,中職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重點關注中職生良好知識和技能獲取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讓中職學生能夠從“學會”進階到“會學”。
具體而言,中職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制定一個學習的計劃,當感到漫無目的的時候,就要借助教師的指引來找一找“學習的最佳計劃”,以計劃為自身學習的指引來更為有效地去進行奮斗,使得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取變得更為輕松。此時,中職生才會在計劃的幫助下有條不紊地去進行學習;才會真正清楚地知道“該在什么時候去對什么內容進行學習”;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極為享受的事情;才會在遇到困難時從容應對;才會遵循更為合理的安排來對知識進行獲取;才會更具指向性地去狠抓學習的要點、重點和難點;才會真正有效地得到良好知識和技能。
“學習最關鍵的就是知識和技能的獲取”,這是中職生完善自身的最佳途徑。這樣,中職生才能在學習中不斷地去體驗、感受、感悟,把獲取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際實踐之中,逐漸衍生出“新知識”和“新技能”,慢慢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積累予以豐富,促使自己能夠進入到一個不斷拓展的知識空間中去,并朝著更好的未來進發。
三、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
“學習”是一個持續性過程,持之以恒是學習得以成功的前提條件。而現在的學生缺的就是堅持,遇到困難就畏畏縮縮,遇到挫折就唉聲嘆氣,遇到阻礙就停滯不前。也就是說,中職生學習不能只是一時的熱情,而是要懂得在學習中去堅持,用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取得階段性的勝利,讓失敗能夠成為成功的墊腳石。所以,中職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適當引導,重點關注中職生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令中職生能夠善于學習、懂得學習、精于學習。
具體而言,中職學生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一個學習的方向,當感到彷徨的時候,就要順著教師的指引來試一試“把握學習的基本方向”,以方向為自身學習的引導來更為積極地去進行奮斗,使得學習過程中的細節能夠被注意到。此時,中職生才會在方向的指引下不慌不忙地去進行學習;才會完全地知道“學習應怎樣進行才會更為有效”;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情;才會到遇到阻礙時輕松化解;才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更為堅持;才會更具目的性地去進行學習;才會更為有效地獲得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及培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中職生對學習這一過程的最佳詮釋。這樣,中職生才能在學習中更好地去進行堅持,把學習中獲取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實踐之中,漸漸明白堅持學習才能更好地獲取新知,促使自己能夠在自始至終地堅持學習下去,并朝著更精彩的未來前進。
中職生行為習慣養成及培養的目的極為簡單,就是為了讓中職生能夠以更好地精神面貌去面對學習,在學習中持續保持積極態度以創造更為精彩的人生,用積極的心態來使學習效率的提升變得更為有效,令中職生能夠通過學習來獲取到成長所必需的“陽光”和“雨露”,使中職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恣意徜徉,從而使中職生更有獲得成功的希望,進而體驗美好的明天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