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英
摘 要: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從內容、理念到實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緊跟課改步伐,適應時代要求,教師是關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以此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具體做法:培養興趣,激發主動性;給予時間,放活主動性;教給方法,點燃主動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動學習;培養興趣;給予時間;教給方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提倡初中生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要獨立思考,不盲從于其他人的思想,而自主地、創造性地對每個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正如華羅庚所說,獨立思考對于學生來說,是在校期間應該培養的重要習慣,當有了這個習慣,學生在積極思考時,教師可以用一種引導的方式,不斷促使學生保持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具體問題中,教師應以各種不同的循循善誘的方式啟發學生,為他們引導方向,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效率。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培養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
所謂知道的不如喜歡的,喜歡的不如愛好的,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師可以點燃存放著積極向上好學的火藥,這個火藥埋藏在每一個年輕的內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盡力給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教學“展開與折疊”一課時,教師可以用一個很吸引學生興趣的方式進行指引,例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道具,折疊一個長方體紙盒,大致的尺寸可讓學生看清即可,在長方體的左上角畫一個小蘋果,假設右下角一只螞蟻想吃掉蘋果,最短的距離是多少?學生立即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識和數學知識展開思考,最后將長方體展開即是最為一目了然的方法,但最后的結果仍需學生根據測量得出結論。在這樣循循善誘下,學生會覺得教學方式非常有趣,從而積極主動思考和參與,教師在其中扮演引導和解答的角色,學生會發現將長方體拆開后發現有兩條線,在目測或者計算測量下自會舍棄另一條,學生在積極的引導下,激發學生愛思考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二、給予時間,放活學習主動性
布魯巴克曾說過,最高超的教學準則就是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獨立思考,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時間,才能放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在此教師千萬不能吝惜時間,怕這節課完不成教學目標。而應給學生時間,給他們求異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獨特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這樣他們通過親身體驗而獲得知識,得出結論,以此體驗成功的快樂,長此以往就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如何經過平面的一點畫圓,并且如何得知此圓的尺寸位置以及這種圓的個數?”聽到此問題的學生會立即思考起來,待一段時間后,可以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嘗試畫圖。在嘗試之后,教師可以再次發問“若平面的一個點的條件改為兩個點,那經過這兩個點的圓的個數、直徑和尺寸又是多少?”“如果再換成三個點的條件呢?”如此問題,讓學生在動手嘗試的過程中體會到圖形的不確定性和確定性。這一過程,我們可以把時間充分地交給學生,讓學生去嘗試、去體會。由易漸難地發問,不僅讓學生提起興趣一步步思考,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不至于感覺到學習的困難和無趣,從而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給方法,點燃學習主動性
與其直接贈送金子,不如教給他點金術,由此可以看出: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初中數學老師,不要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應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就會舉一反三,以后學起數學來就會如魚得水,輕松自如。這樣做進一步點燃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分式的加減法”時,不是直接告訴如何計算,讓學生死記,而是歸納分式加減法的運算方法。先講解這類題包括兩種,一種是同分母的分式加減法,先讓學生回憶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如何計算,由此得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法計算方法: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另一種是異分母分式的加減法,告訴學生與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類似。即異分母分式相加減計算方法:需要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減。通過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幾道題甚至幾十道題要重要。因為以后他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這類題,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自由應對。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深刻地體會到肩負的重
任——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在實施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要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和提高,實現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面對新世紀提出的挑戰,就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教學中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力求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發揮主動性,并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相學習,進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王敬川.淺談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1(5).
[2]孫希樂.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J].現代教育,2011(1).
[3]李軍.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