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清
摘 要:提高中學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把更好的音樂知識教授給學生是音樂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與追尋的目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立足于課堂教學,通過不斷探索與改進,探究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來優化音樂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音樂課的教學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中學音樂;小組合作;教學實踐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心靈,使人有美的發現,美的感受。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培養集體主義精神,是進行德育的輔助手段,另外還有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美育功能。傳統的音樂教育,主要以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開展,往往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也難以提高。筆者結合前人的教學成果,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改
進,探究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提高音樂課教學質量,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學習理念。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運作理念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成績,這是合作學習倡導者們的最初出發點,也是我們采用這一模式的主要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音樂課上的應用
如何在音樂課上依據不同課型恰當有效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究的問題。筆者經過大量實踐與研究,大致從這幾方面來談這一問題。
(一)唱歌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
演唱,是整個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易于被學生接受和樂于參與的一個表現形式。它是學生感受、體驗、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手段。唱歌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也一定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個性特長,讓學生人人都參與到音樂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教師應該在學期初的分組工作時就做到心中有數,切忌簡單化、模式化。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教師在小組任務開始之前就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比如:在初步熟悉歌曲的情況下,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拍拍歌曲的節奏,找找相同或相似的樂句,感受歌曲的情緒特點。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探討在學唱中遇到的問題和感受,請求老師進行幫助。活動時間結束后學生分組實踐表演,展示成果。如果班級整體認知水平較差,教師必須帶他們順利過渡到上面的一個階段,這就需要教師在保證學生唱會的前提下分小組進行練唱表演,體驗音樂創作的快樂。當然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的小組合作,都需要教師在此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
(二)欣賞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聆聽是音樂教學的手段之一。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欣賞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是在完整感受作品,情感共鳴的基礎上來開展的。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反復聆聽音樂,設計一些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問題,在每一次聆聽樂曲中將問題分層拋出,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聆聽,讓學生的思維跟隨音樂一起行進。如追蹤聽辨音樂主題,演唱演奏音樂主題,了解樂曲的結構,把握整體的情緒特點,達到理解并喜愛音樂的目的。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教師可按提前設計的環節,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在欣賞《江河水》一課時,學生在整體感知作品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分組設計,表達這部音樂作品的意境。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交流形成整體設計思路。有的同學繪畫,有的寫詞,有的表演,在回課時學生的表現令人欣喜,真正擔起了課堂主人的角色。教學過程中發現,在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和擔當的空間后,學生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三)器樂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
器樂進課堂可以直接促進班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人手一件樂器,將一個班按6~7人進行分組,形成音樂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發現,器樂教學要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示范演奏的規范化。只有教師的演奏規范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按一定的規則去做,教學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同時在小組合奏的練習過程中滲透教育學生懂得如何協調自己和他人,使整體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行為規范,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小組學習模式的運用在音樂課上是不可忽視的一種模式,教師在小組活動中的任務不因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減輕,相反顯得更加重要。合理有效地開展音樂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孩子們體驗音樂,感受快樂。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成長,不但能增進老師與學生的感情,還能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同時能激發學生發掘自我,增加對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小組學習是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討和改進小組學習模式,進一步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張法然.21世紀的音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J].音樂教學與研究,2008(5).
[3]徐清尹.音樂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模式與實踐[J].中學音樂教學研究,2009(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