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 要:以信息多元共享為特點的“夢”時代下的體育選項教學模式,以其自主性、直觀性、交互性等特征,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提供了優先享有高效體育活動發展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習者都能體驗到“自力更生”學習下的樂趣。從體育學科試練性特點出發,結合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規律,從數字化情境下師生對體育選項教學的索求和踐行,就如何誘導學生進行自主化選項教學嘗試與實踐進行了關注。
關鍵詞:數字環境;小學體育;選項教學;心理效應;誘導策略
一、選項教學的界定
何謂體育選項教學?體育選項教學是指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掌握必要的體育基礎知識、習得基本運動技能的前提下,根據身體素質和主觀需要,依據一定的選項喜好自主地選擇自身所需要學習的合理化數目的體育項目,利用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在體育化情境中予以實踐,并全力優化滿足的一種體育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高等院校和普通高級中學較為普及,但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開展情況少之又少。
二、選項教學分析
1.選項教學的算術層面
(1)樣樣略通與學有所長。體育選項教學在小學階段的實施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活動,總是可以樂此不疲,直至滿足;沒有期待和感覺的行為,教師再怎么強迫,效果也會不佳。所以體育選項教學實施中不能陷入教師獨斷專行或者學生一切皆行的誤區里。反之,我們要允許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某一特長項目上,并將其運動目標約定放大做強。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基于互聯網的學習方式,通過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使學生養成熱愛體育運動和鍛煉的習慣,鼓勵學生參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活動,使之逐漸成為學生體育運動素養的又一提高點。
(2)全面鋪開與層層推進。對于體育選項教學,如果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動作技能基礎較好,對運動項目有多維立體式的嘗試和練習,相關幾個技能一定程度上的全面交叉式練習是有很好效果的;如果學生有身體素質條件不佳、觀察理解能力較差、基礎知識和技能偏弱等因素存在,從低級目標向高級目標的層層推進式方法應該較為合理。而互聯網提供的即時動態資源是虛擬化的,它意味著不當的選擇和機械的模仿有可能阻礙選項教學進程。
2.選項教學的技術層面
選項教學的“雅典圣城”很遙遠,體育信息資源卻近在眼前。多媒體的使用把學生所需學習的內容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動態化,變動為靜,變快為慢,有利于學生比較、抽象、分析和綜合,使學生身臨其境,進入體驗角色,減少信息加工轉換過程,利于學生內化掌握,也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個體精準構析。但具體操作層面,還有待師生共謀探索。
3.選項教學的藝術層面
本真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我們不能阻擋學生追求體育藝術真、善、美的腳步。小學體育選項教學的實施上,我們應以素質教育為理念,以民主合作的教學關系為基礎,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思想,實現學生的自主體育能力和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為學生終身鍛煉意識和體育能力奠基。
三、選項教學的心理效應與誘導策略
1.指夢為蛙之青蛙效應
在接收到教師信號進行自選運動項目的開始階段,學生心情激動,躍躍欲試。選項目、查資料、看視頻、組團練習,風風火火。隨著進程的推進,學生熱情度減弱,練習興趣降低,對于自身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放縱管理,進而視而不見。
遂在選項教學實施中,教師要根據需要不定期地給學生一些感官或內部刺激,使學生像青蛙一樣,奮力跳起,躍出沸水。
2.指夢為鯰之鯰魚效應
選項教學所選內容統觀上講以群體項目為主,亦有部分個人單項。在實施中教師要留心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群體項目中的正向氛圍質態,另一方面是單獨個體項目中的負性情緒阻礙。
遂在群體項目的參與上適當加入一些技術水平高的學生,發揮其特長,在單項上引入考核和競爭制度,目標一致,就會產生選項教學中的鯰魚效應。
3.指夢為蟻之螞蟻效應
蟻聚推山山崩也。在選項學習狀態下,教師要啟發學生間共建同一目標愿景的心理觀,提倡自主學習主導下的數字資源共享,引導學生加強與周圍人的交互性接觸,學生之間可以精誠團結互相動態演示,以營造集體性合力共進的局面。
4.指夢為鯊之鯊魚效應
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顯性的運動特長,但是只要努力,運動弱勢和身體不足總會轉化為優勢。像鯊魚一樣,雖然沒有鰾,但它為了不使自己下沉就不停地游動,經年累月,鯊魚可以在海中自由沉浮。我們要引導學生擯棄自暴自棄的壞習慣,開導學生堅持潛能開發、努力進取才是取得進步和提高的關鍵。
5.指夢為鷹之老鷹效應
老鷹的生存法則是不依據公平原則。我們的體育選項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水平、項目選擇等主客觀條件本就不同,教師的預期只能作為學生運動成長的參考。更重要的是教師傳遞給學生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示和鼓勵,以及學生把這種暗示和鼓勵內化成自我意識思維的品質。
參考文獻:
[1]朱寧.信息化環境下體育教學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5).
[2]查方圓.選項教學: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