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茹
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同舊的課程標準相比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趣味,并增強學生應用英語的水平。構建趣味的英語課堂,不僅能促進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還能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并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實效
一、創造趣味性的課堂氛圍
小學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程,而且每周英語課程的課時遠遠少于語文、數學的課時。這就導致了師生間不夠熟悉、上課時間緊張等問題。師生間不夠熟悉,學生在課堂上就不會很活躍,課堂氛圍會變得比較沉悶。課時較少,教師在趕課程進度時會忽略與學生的互動,講課進度雖然快了,但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不喜歡聽,效率反而變得低下。要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則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盡力同每個學生都熟悉起來,并采用富有趣味性的素材進行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小學英文的課堂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善于利用這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不能為了樹立高大嚴肅的形象而一直站在講臺上講課,而是要多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互動,帶領學生朗讀英語單詞和英語課文。小學英語都是一些簡單而基礎的內容,一般來說會讀就算基本掌握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唱英語歌曲,英語課本上節選的英文歌曲就是很好的選擇。學生在唱歌的同時學習到英語,一舉兩得,還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以滬教版牛津英語第一章touch and feel為例,先帶領學生熟讀這一章的單詞和課文,之后一起學唱課后選取的英文歌。這時由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一章的單詞和句子,所有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改編歌詞,讓學生在改編歌詞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該章節的單詞和句型。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
小學生對于英語這門新的語言的接受程度不一,所以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教學。采用適當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課堂效率。比如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寓教于樂,學生在玩樂的同時學習到了英文知識。在英文的學習中單詞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新單詞時可以先帶領學生讀一遍,之后讓學生跟讀錄音。如果有發音錯誤,教師要及時糾正,如果發音正確,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之后可以安排一些單詞游戲,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以滬教版牛津英語Module 3 Unit 3里的單詞為例,這一課的單詞有很多是關于星期的。在帶領學生學完單詞后,教師可以用中文說周一,然后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來說周一的英文。還可以給學生一些印有字母的小卡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用小卡片拼出單詞來。這樣加入了游戲的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還能使他們在英語的學習中獲得樂趣。
三、創新教學方式
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模仿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方法。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這一點,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運用英語,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例如在學習了新的單詞“storybook”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這個單詞去造句。諸如“He give me a storybook.”“I like this storybook very much.”之類的句子,還可以將它用到如“Where is my storybook?”這樣的疑問句中。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觸類旁通,學會運用學過的單詞。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其他的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例如,利用聯系的方式來教學生學習單詞,或者創設情境來幫助同學們學習單詞。在創新教學方式時,教師要把握好班上學生能接受的程度,綜合考慮班上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得英語的教學課堂充滿趣味性且課堂氣氛活躍。
四、穿插文化背景
學習一門語言,學習的不僅是單詞、語法、句型,還有這門語言背后的思維邏輯和文化背景。英美國家的文化習俗同中國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授課過程中還要注意穿插文化背景的講解,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上的內容。
以名字為例,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異是很明顯的。中國的名字通常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的名字恰恰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若是不知道這一點,學生以中國的文化背景來看西方的文化背景則會覺得非常費解。除此之外,在英語中,哥哥和弟弟都用“brother”來表示,姐姐和妹妹都用“sister”來表示,而中國則分別用不同的詞匯來表示。由此可見學習西方的背景文化,不但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提升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構建趣味課堂毋庸置疑是重要的。構建趣味課堂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創造趣味性的課堂氛圍,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也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將游戲融入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創新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情況,將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最后,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穿插文化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這些方法各有各的優點,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取適宜方法構建趣味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翠云.小學英語教學游戲的功能、實施與分類[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3).
[2]喬春紅.多管齊下,構筑快樂英語課堂[J].科學教育,2006(2).
[3]賈春霞.英語教學改革淺探[J].新課程(教師版),2006(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