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01-01
摘要 通過學習耐久跑,初步了解耐久跑的呼吸方法。i&47.耐久跑,不逃避、不厭倦、不恐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終身體育的意識。為求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關注健康,重視健康,努力提升自己的健康質量,從而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關鍵詞 耐久跑 教學設計 健康第一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七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本課的設計淡化了運動技能的教學,突出了以游戲活動和趣味性練習為主的耐久跑練習,教學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氛圍和自主學習的空間。
通過學習耐久跑,初步了解耐久跑的呼吸方法。認識耐久跑,不逃避、不厭倦、不恐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終身體育的意識。為求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關注健康,重視健康,努力提升自己的健康質量,從而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二、教學對象與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較好,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獨立完成動作的能力。耐久跑運動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然而學習和練習耐久跑是學生最為被動、最不愿做的事情。如何提高學生興趣與積極性是本課的難點。
初中耐久跑教學內容較為簡單。本課主要以兩個游戲,一個定時跑為主體內容,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識,認識耐久跑,不逃避、不厭倦。重點讓學生對耐久跑產生興趣,以及了解跑得呼吸方法。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一)讓學生了解耐久跑運動的價值。
(二)通過多種游戲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能力,了解正確的呼吸方法,感受耐久跑的節奏感。
(三)營造團結合作,堅持不懈和勇于創新的良好學習氛圍。
教學重點:大概了解在跑步時的呼吸方法,感受一下合理的跑步節奏。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一般耐力的能力。
四、教法選擇與學法指導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本節課主要采用游戲法、直觀性教法、激發興趣法、綜合法和多向交流法等。通過教學,達到學生積極樂學、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目的。
本節課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競爭、嘗試等學法。讓學生開心練習,主動思考。使過去的被動學習完全被主動學習所代替,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合作觀、競爭觀。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上,從一開始上課就變換隊形,使學生有一種新奇的感覺,迅速調動起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打消學生對耐久跑的恐懼,使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的完成耐久跑的練習。整個流程具體如下:
一、開始部分
(一)課堂常規
1.體育委員整隊。
2.師生問好。
3.分組。
4.直入正題宣布本次課的內容,并強調安全意識。
(二)慢跑
慢跑隊形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圍小圈按逆時針慢跑,教師在圈內進行跑速調整指導,并強調隊形。
(三)原地徒手操
跑步隊形調整后,學生向左轉,散開進行原地徒手操的練習。
(四)素質練習
上肢力量的練習,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俯臥撐轉圈。
二、基本部分
(一)抱團游戲
說明游戲規則,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聽教師喊數字后抱團,聽教師吹哨后向相反的方向跑步。同時注意,抱團成功后一定要蹲下。
(二)翻棋子
說明游戲規則,學生分兩組(課堂常規時已分好組)進行,在規定的場地內慢跑進行翻棋子游戲。
(三)跑的練習
提出跑的要求,定時定距離的跑,根據上兩個游戲的實施效果適當提高或降低要求,學生既是練習又是放松。需要注意的是在跑得過程中教師不間斷的提醒學生對呼吸和節奏的掌握。
三、結束部分
(一)整理放松
對腿部進行放松,肌肉進行牽拉。
(二)集體講評
評估本次課的效果,揭示本課的目的。
六、預期教學效果
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在游戲跑的過程中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什么是耐久跑;游戲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自身及全組的情緒;達成人人參與,小組合作、競爭的良好氛圍;預計本次課學生的運動量為中等強度。
七、本課的特色
(一)指導思想。突破了傳統專項競技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的健康、健身為本,注重在游戲過程中對學生態度與情感意志的教育培養。
(二)教材的處理。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興趣出發,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去組織教學,緊緊圍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來設計和處理教材,第一次課先要讓學生對耐久跑產生一定的興趣,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耐久跑的各項技術,排除心理障礙,感受耐久跑的樂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三)教學方法上。本人在設計中,通過嘗試性的用全堂游戲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游戲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地達成目標。努力打破以往講解一示范一練習的模式,即避免教師主體、學生被動的刻板模式和教師“一言堂現象。讓學生在快樂中鍛煉身體綜合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