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內容摘要】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學生在面臨著高考升學壓力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更加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數學作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在學生綜合成績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并且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積極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過程,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構建更加有效的高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 提升
一、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原則
1.更新教學理念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觀念,跟隨時代的發展,以新課程改革的方向為引導,積極踐行教育制度的新理念。21世紀是信息時代,知識體系、教育方式等都在不斷的發展,數學教師在教學要擁有變化的意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不斷的提高自我的教學能力,學習最新的教育教學標準,及時掌握教學的最新動態,掌握社會對高中數學提出的最新要求。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吸收新的教學理論、教學知識,才能在高中階段滿足數學教學的要求。
2.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模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以往傳統方式下的滿堂灌輸填鴨式教學已經不再適合新的教育目標培養要求,學生的課堂地位發生了改變,“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觀念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推廣已經成為教育的主流理念,高中教育無論在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是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上,都在給予學生最大的學習自由,解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模式環境下學習。
3.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數學雖然只是一門學科的學習,但是教師在教學上要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來實施更加有效的教學。教師在創型的教育模式下盡可能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不僅對于數學,更要對于各類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學習能力、知識掌握、人生態度等方面全方位的發展。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性,通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來幫助學生實現其他科目更好的學習。此外,教師還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改變學生單一性、依賴性的學習方法,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1.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高中生本身在學習上就具有很大的壓力,課業繁重、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并且還要承受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很難放松的進行學習。因此,教師想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就需要同學生平等的談話,讓學生從心理上放松,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不再懼怕教師,在學習上與教師的交流就像是與朋友之間的討論一樣,從而改善高中學習生活緊張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集合》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和自己都設計成為一個大的集合,從中提出各種條件來進行分類,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團結班級學生,又能夠將教師與學生包括在教學內容中,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也能夠及時的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據此進行一些相應的調整。
2.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數學知識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其由于高度抽象與復雜性,學生學習起來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教師的教學活動施展起來也不簡單,因此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會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增強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在一般的高中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是應用最廣,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它集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于一體,通過對學生各種感官的調動來增強學生的記憶學習能力,將高中數學中抽象的知識形象的展現出來。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時,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夠,不清楚立體幾何的構造,掌握不了核心知識點,而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知識點,通過三維立體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實施分層次教學
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習是一個能力提升的階段,這一階段中學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教師如果實行統一化的教學不僅會限制能力強的學生成績的提升,還會影響能力差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上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目標,進行分層次教學,細化每個階段的目標,體現遞進式的發展過程,讓學生都能夠聽得懂。
【參考文獻】
[1] 王一帆.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D]. 信陽師范學院,2015.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