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數學課程標準》表明,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需要引導其進行主動學習,同時適當增加相關閱讀材料,例如:趣味性數據或數學史料等,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養成其獨立思考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利用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調動其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本文首先分析初中數學閱讀能力現狀,其次進行提高其閱讀能力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閱讀能力;思考
在時代持續發展下,社會逐漸呈現信息化與數學化發展現狀,學生只有具有一定數學閱讀能力,才能對數學概念進行正確掌握,例如:虛數概念閱讀與應用等。因此,初中數學教學過程,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除了可以養成其數學思維能力之外,還可以鍛煉學生整體綜合素養,在對數學題目知識進行正確理解的同時,也是促進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式。
一、 初中數學閱讀能力現狀
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發現,國內外部分學者進行“閱讀訓練”等相關內容的研究時,通常需要以不同角度對其閱讀理論和意義等進行分析。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對數學閱讀予以重視,同時將其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通過不斷嘗試強化學生數學閱讀教學的方式進行。然而,當前尚未制定完整理論體系,缺少相應指導和實踐指導案例等,很難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需要對其現存問題進行全面了解,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在進行初中階段學習時,課長通常為40分鐘,因課堂時間相對比較有限,使學生無法進行有效思考和討論,加之教師需要完成其教學目標,從而導致兩者出現沖突,對其教學進度造成直接影響,甚至影響學生的具體學習,導致數學閱讀比較形式化。
第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屬于當前教學急需解決問題,同時也是學生很難實現其目標主要因素,其原因為:受學生年齡與心理發展的影響,使學生無法短時間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無法實現數學知識理念的自主思考和探索,最終影響數學的教學效果。
第三,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缺少相應骨干力量,無法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同時還會缺少數學閱讀正確認識。因此,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很難實現教學思想的轉變,僅將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作為表面工作,不能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影響其教學質量。
第四,教學科研屬于長期工程,由于教育資源缺少合理分配,導致部分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較重,缺少相應進修時間,其理論知識則停留于工作前層次水平,很難發揮其在教學科研中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并非短期工程,且效果表現并不顯著,加之應試壓力與短期教學周期等因素影響,致使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受到直接阻礙。
二、 提高初中數學閱讀能力的措施
(一) 培養學生預習習慣
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強化其預習習慣尤為重要,屬于提升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預習主要是指:學生提前進行知識內容的閱讀,如教材書或參考資料等,數學教材部分內容的預習,如代數部分等,比較有利于學生明確其學習目標,在進行全文閱讀后,掌握本節課程目標和重點、難點等,然后結合自身知識水平進行課后作業的完成,對于不懂、不足處需要根據教師講解掌握,在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還能提升數學整體教學質量,從而掌握閱讀與自學技巧,實現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 問題情境的合理創設
知識獲取屬于主動過程,學生只有對閱讀內容具有較高興趣,才能改善其整體閱讀效果。因此,學生除了需要進行課前預習之外,還需要在教師引導下進行針對性閱讀,即閱讀前需要教師創設部分問題,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進行“隨機事件與概率”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3個不透明盒子中,分別有黃色球5個和白色球5個,白色球10個,黃色球10個,選擇3名學生參加,分別從盒子中摸出一球,對其顏色進行記錄,在放回、攪勻后進行重復,每人均摸球5次,根據黃色球進行次數排序。”引導學生在觀察與歸納后進行具體操作,然后進行必然事件與隨機事件、不可能發生事件的引入,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過程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會隨之激發,在對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后進行解決,可以調動其閱讀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三) 合作交流加強閱讀能力
在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過程,合作交流過程屬于學生取長補短重要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團隊意識和交往能力,而且還能通過學生交流閱讀體會等不斷發揮其潛能,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此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例如:“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什么是角的平分線?”等相關問題的設定,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溝通,在發揮其集體智慧的基礎上,對問題答案進行具體討論,確保學生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時養成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與發散思維,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數學樂趣。
(四) 練習題中加強閱讀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其多數時間是以范例、解題方式進行,教師需要對范例、習題予以重視,借助練習題強化學生閱讀能力,對此,教師需要做到:首先,保證數學問題具有簡潔與準確特點,在進行例題和習題講解時,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審題,并對題目潛在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其次,學生思考過程,指導學生進行審題與閱讀,由教師進行問題的設定,如“哪些為已知條件?”“哪些為隱藏條件?”等,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閱讀理解。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只有對其傳統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并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基礎,不斷向學生予以數學閱讀指導,才能實現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不僅需要向學生給予相應閱讀時間,而且還應該提供豐富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從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全面提升其數學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榮.提高初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3):31-32.
[2]閆柱.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6):12.
[3]曾紅媛.淺談初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9):60.
[4]陸宏.關于提高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幾點看法[J].數學教學通訊,2014(3):31-32.
作者簡介:林笑枚,福建省龍巖市,龍巖蓮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