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小學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具有人文性和社會性,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至關重要。但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來看,對傳統文化的提及程度不高,教學環節中也很少提及,這就影響了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繼承。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一、 前言
傳統文化是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留存下來的帶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蘊含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對社會意識形態和人的思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也要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實現教學效率和素質養成的目的。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情況
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之間存在許多的重合部分,如自古以來強調的傳統文化道德觀念就與小學語文中的核心素質有關,一定程度上解決文化成績高而素質低下的問題。不過,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狀況并不樂觀,存在著明顯的缺失。一是,小學語文教學長期以來都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內容的選擇大都是以基礎的語文理論知識為主,對傳統文化并沒有形成一定的正確對待意識,使得傳統文化得不到落實。二是,小學語文在將傳統文化引入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還是以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傳統文化的滲透造成了影響。三是,傳統文化的滲透需要在合適的節點引入,但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做到這一點,隨機性較大,不利于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繼承。
三、 傳統文化滲透的語文教學對策
語文學科從實質上看,人文屬性和傳承性就比較高,與傳統文化有著內在的關聯,但小學語文在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上,還存在課業任務過重、語文素養低下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如下的幾點對策。
(一) 提高教師素質,引導學生傳統文化
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發展不足,在理解能力和思維等方面都遠遠不夠,無法直接理解傳統文化,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這就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讓學生接受和繼承傳統文化。教師要先對傳統文化飽含巨大的熱情,并且要通過多種渠道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質,以引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例如,小學二年級的《登鸛雀樓》這首古詩,對于小學生而言,理解上就會存在問題,只能做到對基本字詞和句子含義的理解,無法深層次地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的人生價值觀念帶領學生學習。采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閱讀文章就是思考作者的寫作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樣的傳統文化資料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在課程開始時,教師要從詩歌中描述的鸛雀樓的景觀入手,讓學生對作者描繪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定的認識,并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營造展示相關的圖片信息。接著,對作者寫作的背景和歷史時代背景進行講解,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并明白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最后,教師對課文內容激情總結,讓課程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帶動學生心中的敬畏之情,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
(二)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
通過上文的現狀分析可知,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因切入點把握不好,沒有達到語文教學的預期,所以合理地將其與教學環節連接到一起是提高傳統文化滲透效果的關鍵。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設計上,識字教育和閱讀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也要從這兩點進行。
其一,識字教育。小學階段,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學生的識字量和使用能力提高,才能為后續的高階學習提供條件,良好的識字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也有積極的意義。在進行識字教育的過程中,要具體分析教學內容,制定完整性和關聯度高的傳統文化教案,可以從文字的創造、演變等方面讓學生接觸到傳統文化,并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故事新編,提高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并形成創造思維意識。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需要掌握的字詞就包括了“成、參、睡”,比較“成”“晨”,并通過“蛙”“睡”,認識兩個偏旁“蟲”和“目”。在進行識字教育時,就可以對漢字的由來進行講解,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可以針對一個生字,推及到整體。如“睡”這個字,就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結合傳統思想,向學生解釋古時的“睡”字,不作“睡覺”講,像《說文》一書中就提出“睡,坐寐,也就是坐著打瞌睡的意思。”之后,給學生列舉古代表示睡覺的詞語,如“寐”和“寢”等。通過這一方法,既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對字的含義有所了解,還拓展了知識視野,增加了近義詞的記憶內容。
其二,閱讀教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側重點從簡單的識字教學,轉變到文本的閱讀。但閱讀材料多是以教材內容為主,材料的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添加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以形式和內容多樣的文化作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須注意的是內容選擇上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符合,如《兩小兒辯日》一課,就可以引入孔子的生平經歷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以此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態度。
四、 結語
總之,傳統文化與語文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可以借鑒上文提及的幾點對策,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達小玲.以儒家五常美德為例淺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6,14(12):228.
[2]張正兵.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滲透[J].語文天地,2015,16(24):33.
作者簡介:
林菁,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