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榮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高二生物復習教學工作,可以從元認知理論的三個基本要素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倡導學生反思,最終提高認知主體的元認知能力,達到高二生物復習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元認知;自主學習;概念圖;思維導圖
一、問題的提出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生涯中,筆者發現,高二生物復習課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對高一高二的知識簡單地回顧,“穿新鞋,走老路”,導致學生對生物的新鮮感極度缺失;教師更多地扮演主角,總是過度地關注怎么教、怎么練,卻很少想一想、問一問學生“怎么學”“怎么做”,最終導致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辛苦,往往一節自我感覺良好的課卻得不到學生的認可。
二、理論依據
(一)元認知理論
1.元認知的涵義
元認知理論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認知發展》中首先提出的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心理學理論。“元認知是一種活動過程,是認知主體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結果或與之相關的活動的認識和意識,其核心意義就是“關于認知的認知”,并認為元認知技能“在多種認知活動中起著主要作用,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2.元認知的結構
元認知包含三個要素,即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元認知知識是認知主體關于自己或他人的認知活動、過程、結果以及相關信息的知識,即人們對于什么因素影響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與結果,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們之間又是怎樣相互作用的等問題的認識;元認知體驗是認知主體隨著認知活動而產生的一種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包括不知的體驗和已知的體驗;元認知監控是認知主體為使認知活動達到預定目標而對認知活動所進行的監測和調控,表現為學習者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過程中不斷反饋自己的學習效果,從而不斷地及時修正學習策略,靈活運用學習方法,使自己盡快達到學習目標。這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聯系、彼此作用的,元認知知識是產生元認知體驗的基本條件,元認知體驗是形成元認知監控的根本前提,元認知監控是元認知的目的和核心。
(二)元認知與生物學習的關系
現代學習理論表明,學習不僅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理解的認知過程,也是對認知過程進行積極監控、調節的元認知過程。所以,元認知策略有助于認識和分析學習規劃,制定學習計劃,監控并調節學習活動,也有助于認識和評價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情況。一個學會學習的人,應當具備以下特征:善于確定目標、善于使用學習策略、具有較強的策略遷移能力。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有關學習的元認知方面發展水平較高,他們有豐富的元認知知識,并善于通過這種知識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靈活運用各種策略,迅捷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例如,黃文峰、徐富明等在《天津中學生元認知和學習策略現狀的調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學生的元認知和學習策略水平存在極其顯著的學校類型差異,重點中學學生的元認知和學習策略水平要顯著高于一般中學的學生,而一般中學學生的元認知和學習策略水平又顯著高于較差中學的學生。
三、運用元認知理論,提高生物復習課效率的策略
(一)引導自主學習,增加學生元認知知識
1.預先復習,查漏補缺
高二所用的學案,可以增加一欄目“憶教材回顧主干知識、自評定打牢備考基礎”。簡單地說,就是課本基礎知識填空。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完成,時間少,效果明顯。借助這一方法,學生可以清楚自己存在的薄弱環節。讓學生通過展示預習已經掌握的知識以及還有疑惑的知識,而在課堂上只探究未曾掌握的知識以及重難點。
這樣的方法已經有很多學校在使用,比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包括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即主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大塊,即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即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工學習、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學生自主參與,課堂上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僅用極少時間實施“點撥”。
2.自主糾錯,自查原因
整個高二生物課的復習,會有大量的單元測驗、整合練習、實戰模擬等測試,目的很明確,可以訓練學生應變能力,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貯存、理解、記憶、應用能力,檢查復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等。試卷做完、批完后必定有講評,對于講評,教師必須擯棄那種一講到底的方法,要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解題能力。為此,可以采取下列講評模式:(1)自主糾錯,自查原因。如基礎知識未掌握、審題不仔細、寫錯了字、理解出現偏差、將正確的看成不正確的、答題不規范、未用專業術語等。(2)分類講評,進行方法指導。(3)變式訓練,融會貫通。對于最后一點,可以用光合作用的一條曲線的引申為例。(具體問題略)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采用這種分類講評,并進行變式訓練的方法,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深刻性的同時,也教會了學生怎么學習。
(二)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增大學生元認知體驗
高二生物復習是幫助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系統回憶并產生再認識的過程。復習總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但暫時遺忘的,有些是已經初步掌握的。由于高中生物概念繁多,彼此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教師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將復習課當成新課來上,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淺學、苦學、倦學”的消極情緒,從而使高二復習失去其固有作用。在高二生物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溝通教材中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最終內化為認知結構。其中,有著明顯效果的方法是構建概念圖和思維導圖。
四、結束語
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高二生物復習教學過程中,如何讓教師在這一年中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還需要我們每一位同仁繼續深入研究與思考。
參考文獻
[1]杜曉新,馮震.元認知與學習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黃文鋒,徐富明,安連義.天津中學生元認知和學習策略現狀的調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2).
[3]董奇.論元認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1).
[4]劉寶才,齊國賢.教學監控與學習監控的培養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7(3).
[5]劉偉,李洪云.培養元認知能力 促進學生學會學習[J].當代教育科學,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