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進
摘要: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選擇新穎的教學內容,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新知識,有效提高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思維;培養途徑
1 培養創新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創新思維就是指使用前所未有的方法進行思考,并最終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利用這種獨到的思維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傳統思維的窠臼,引導我們通過一條嶄新的路徑到達真理的彼岸。同時,這種思維方法在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備受推崇,因為它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基礎。因此,高中數學的教育不能僅僅將目標定位在繁瑣的題目解答上,更應該看重創新思維的培養。“條條大路通羅馬”,培養創新思維就是通往成功數學教學這一“羅馬”的“大路”。
2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途徑
2.1 鼓勵和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在觀察中思考,敢于質疑,誘發學生的認知興趣
教學中,教師必須有啟發式地進行教學,在創設問題情境中,鼓勵學生在觀察中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通過創設新穎的數學題型,促使學生提高觀察的興趣,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把培養富有創造性的學生作為教學的最高要求,注重知識的積累,這是創造教育的必須條件。鼓勵學生敢于質疑,使學生養成“愛提問”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大膽發言,對解答問題獨出心裁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和鼓勵。
2.2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營造創新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多年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注重于知識傳授,把傳授性教學放在核心位置,教師占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充分發揮。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絕大多數是缺乏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沒有體現。改革后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充分發揮師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求教師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育現狀,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靜動結合,給學生以實感和立感,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形象、直觀的三維動畫,學生更易接受,且印象深、效果好。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營造出和諧創新思維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中可以進行互動性教學,可以把枯燥煩悶的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生互動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地讓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創造,得到充分發揮的過程,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2.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給學生創造思維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提出新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動機,為更深入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促使數學思維活動持續不斷地向前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講授“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教學中,教師先以熟悉的正方體為例,讓學生觀察圖形,找出圖形中的幾對異面直線。然后提出問題:“同為異面直線,它們的位置有沒有區別?”學生答:“有。”于是教師說“既然有區別,說明了單用‘異面兩字描述異面直線的關系是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考慮它們的相對位置。”提出問題:“想一想,在平面中,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是怎樣描述的?”學生回答:“平面中是用‘角這個量來描述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兩異面直線a和b,交給學生一個數學任務:怎樣引入一個量來描述異面直線的關系?學生回答:“可在直線a上取一點A引直線b的平行線b',即a與b'的夾角θ是唯一的,它可用θ來描述。”教師說:“很好。如果是空間中任取一點O,過O分別作a'∥a,b'∥b,則a'與b'的夾角是否也等于θ?”學生回答:“等于。”教師讓學生根據異面直線的定義和夾角的取值范圍得θ{0,90°],于是得出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定義:已知兩異面直線a、b,經過空間任取一點O,過O作a'∥a,b'∥b,把a'和b'所成的銳角或直角叫做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或夾角)。這樣創設異面直線所成角出現的情境,將數學思維活動暴露給學生,使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發現和創造,使學生在對新知識的求知,借助舊知識的遷移,為新知識開辟通道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正確把握探究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加強數學思維訓練,提高創新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加強數學創新思維的訓練。特別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年代,開發智力和提高創新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關鍵。因此,必須對學生進行加強訓練,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必須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求異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體現,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勇于標新立異,尋求與眾不同的解題思路。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不同角度地進行大膽嘗試,科學合理、有獨特的解題方法。應善于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一圖多變的多種方式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敢于大膽想象,敢于思維創新,敢于質疑打破常規。
3 結語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學習多元方法,進行不斷反思,盡量創造條件,多提供他們自主探索的機會,給同學們一個能夠充分思考的空間,讓思維火花進行有效碰撞,使他們在不斷探索與創新的氛圍中,提升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5(5)
[2]袁峰.談談高中數學中的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