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俠忠
【關鍵詞】 物理教學;師生關系;備課;
實驗;評價;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6—0077—01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效率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是實施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終生的追求。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信息技術的運用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創建平等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教學氛圍
眾所周知,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方思想與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積極主動地和學生一起參加文體活動,在活動中給他們提建議、當助手,與學生做知心朋友,適時主動關心、愛護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文體活動,既能捕捉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個性特征和閃光點,也能愉悅師生的身心,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競爭意識,增進師生間的情誼。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一視同仁,主動放下架子走下講臺,用期許的目光,親和的微笑,認真聆聽學生獨到的見解。對學生的積極表現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從而與學生共同營造平等信任、情感真實、互動流暢的教學氛圍。
二、更新教學理念和方式,提高教師備課實效
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是否高效。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高效課堂應通過教師的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并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討論,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對問題的見解,使課堂不再是程序化“表演”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只有教師審時度勢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轉變,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信心。
備課是教師積累知識和業務再提高的過程,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筆者以為,教師要努力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再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教學設備等,選擇最適合學生所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備課充分扎實,有的放矢,教學富有激情,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才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強化物理實驗教學,建立新型評價體系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的質量決定著物理教學的效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強化物理實驗教學:1.在實驗前做好充分準備。2.重視學生實驗基本功的訓練和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3.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4.讓學生親手制作實驗器材以激發興趣。
建立新型的實驗評價體系,激勵和促進學生發展。為了使物理實驗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種新型的實驗評價體系亟待建立,這種評價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驗過程,評價內容主要有:一是學生對實驗的預習情況。二是實驗儀器的選擇是否科學合理。三是實驗儀器的使用是否正確規范。四是實驗中是否與他人積極合作交流。五是是否會科學收集、處理信息。六是是否會用物理術語、函數圖像等對實驗結果進行描述。七是實驗報告是否按要求書寫,要點是否突出,現象描述是否準確,對實驗結論是否進行合理的分析討論。八是實驗反思是否深刻。取得一個比較理想的實驗結果固然重要,但是對學生在實驗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思維能力,也是教師評價時需要關注的。這種評價體系不僅僅是對學生實驗能力的一個評價,更能激勵學生在實驗中學習進步,提高探究創新能力。
四、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效果
1. 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內驅力,是成功的種子。在教學中,教師要在熟悉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集音像、色彩、文字、動畫、視頻等為一體的導學功能,創設適合學習內容的情境,如圖像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懸念情境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2.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效果。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傳統教學受時間、空間、宏觀和微觀的限制,可以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大量生動、直觀的實驗教學信息,創設出生動具體的物理情境,進而使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因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特別是一些由于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做到的實驗,我們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