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摘 要: 聚焦核心素養,基于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兩方面的需要,五年制高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重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實踐、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為評價標準,框定評價內容:評價學科知識,鞏固學科知識;評價人文素養,培養人文精神;評價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評價創新技術,體現科學精神,彰顯核心素養在五年制高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意義。
關鍵詞: 核心素養 五年制高職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評價方案
一、核心素養驅動下語文課改的訴求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構建核心素養體系于每個學段,基于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兩方面需要,錘煉兩者兼顧的品質和技能,教育觀念要從“知識為本”轉變為“以人文本”,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將核心素養必須轉變為課改的引擎,推動課改的健康發展。落實到語文課程上,我們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把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堂外面,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內學到書本上的語文知識,還要讓學生在課堂外不斷提升語文素養。
1.思維發展與提升
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可以通過協作素養的培養。首先是基于課堂教學要求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變,那么必須重視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強化;其次是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立自創,提高自學能力;再次是充分發揮教師在傳播道義、傳授學業、解釋困惑的教學實踐中,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發揮團隊精神攻克知識難題,增強學習的爆發力和集體沖鋒勇氣,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并培植集體協作精神,為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協作素養創造條件。因此,協作素養形成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的過程。
2.語言構建與運用。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進行交往實踐,在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多加入交往實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只有通過交往實踐才能將母語運用自如。也可以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創設口語式交際等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言技巧,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3.審美鑒賞與實踐。
語文教學中經驗的獲得具有連續性、關系性與互動性,這樣一個積極的、批判的和創造的過程,更容易激發學生對審美鑒賞批判與生活實踐的動力。把語文教學本身的互動生成過程與學生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經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創新和審美鑒賞與生活實踐結合的孵化箱。
4.文化傳承與理解。
語文學科,無論是語文教學過程還是語文知識本身,都是在進行文化傳承與理解,且充滿批判性筆調。語文教學的本身就是中國文化傳承的一種途徑,語文學習則是對中國文化的習得與理解。在活動過程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尤其是地方文化,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核心素養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原則
1.全面性。
依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六大表現“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基于核心素養的六大表現,五年制高職的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內容應該包含多方面的目標。不僅要評價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問題的能力,還要評價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修養和學生的學識、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此外,作為一種活動學習方式,結合六大表現,五年制高職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要評價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科學精神、創新能力,等等。
2.發展性。
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的,基于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兩方面需要,錘煉兩者兼顧的品質和技能。學生順利完成社會情境中角色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發展。在這個核心需求下,可以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年齡提出符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具體要求。對于五年制高職學生來說,核心素養的培育應該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突出強調個人素養、社會責任、情系家國。
三、框定評價內容,彰顯核心素養
1.評價學科知識,鞏固學科知識。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一定要體現語文課程的語文性:堅持以“語言元素”為基礎,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突出“聽、說、讀、寫”的能力。核心素養提到了“語言構建與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進行交往實踐,在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多加入交往實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語言的表達能力是評價內容之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專業設置強調語言表達的語文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最后通過演講、口頭表述、寫作等形式評價活動結果,真正做到在“聽、說、讀、寫”方面得到一定的評價,實現“語言構建與運用”,切實鞏固學生的語文學科能力。
2.評價人文素養,培養人文精神。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一定要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優秀文化的熏陶,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提升,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的形成,職業生涯的發展。核心素養提到“審美鑒賞與實踐”、“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優秀的文化文化所傳遞出的價值觀、思想情操都是積極向上的。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設置與傳統文化、地方文化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文化的浸潤,感悟文化帶來的正能量。每次活動結束,要求每組成果展示,在成果中評價學生獲得的精神啟示、道德啟發及所展現出來的審美情趣,從而不僅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的美與雅也使學生鑒賞、審美的能力不斷提高。
3.評價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設置不是以個人完成的活動項目,而是需要團隊合作完成的。團隊在活動過程中的合作情況,相互學習的情況,成為評價的內容之一。核心素養提到“思維發展與提升”,教師組織學生發揮團隊精神攻克知識難題。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內容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常見模式。在評價活動過程中,要評價每個學生在此次活動過程中所擔任的工作及所起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評價他們之間的工作分配合理性,相互之間的默契程度,各項環節銜接情況等。一個優秀的實踐成果只能是共同合作出來的,對實踐成果的肯定也是對合作學習的肯定。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合作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默契度和合作精神。
4.評價創新技術,體現科學精神。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及內容設置可以交給學生自己擬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一定會發現問題,產生懷疑,這正是實踐活動最好的素材。學生的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他們擬定的活動主題和設計的活動方案往往別出心裁。自己擬定的活動自己實踐,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解答質疑,體現了科學實踐精神。教師可以對語文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的創新性進行評價。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能力及解答質疑的精神進行評價。
總之,以核心素養為標準評價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為語文教學創造了和諧的環境,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追求科學的精神。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傳承中華文化。對五年制高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科學合理、靈活全面的評價,為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增添活力和動力。
參考文獻:
[1]葉素琴.善用評論,讓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添活力[J].語文月刊,2017(5):68-70.
[2]黃書華.淺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J].現代閱讀,2013(01):54.
[3]李瑞芳.探索行之有效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方式[J].滄桑,2013(5):123-125.
[4]尚起媛,馬南楠.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7(01):55-57.
[5]肖磊.論核心素養、綜合素質評價與人的全面發展[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