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 要: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有效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和提高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正確處理信息技術教學與常規教學的關系,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關鍵詞: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不斷落實和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對物理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極大地促進了物理教學的變革與進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我們應如何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呢?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簡單分析。
一、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恰當地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入地掌握知識、學習知識和領悟知識,使課堂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電》這一章時,就采用了信息技術視頻讓學生先觀看《電的來源》《水電站的運轉過程》《我國電力的發展》等,了解有關電的知識,消除對電的恐懼,再學習電,使他們更好地掌握電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物理知識,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改革下,有很多種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地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平等、有趣的教學情境和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真誠關心愛護每個學生,幫助每個學生進步,注重因材施教,將教材中抽象的物理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要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液體壓強”一節內容時,教師先設計下面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放在桌面的物體對桌面有壓強嗎?(2)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3)裝滿水的杯子受到幾個力?(4)杯子里的水對杯子有壓強嗎?(5)液體與固體產生的壓強相同嗎?液體壓強有哪些特點?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更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去啟發誘導,用準確有趣的實驗去演示,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和突破這些重難點,用物理知識來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努力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對于“摩擦起電”這一原因解釋比較困難,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鈉、鎂、氯、碳等原子的結構進行播放,接著介紹核外電子的排布,讓學生明白外層的8個電子為相對穩定的結構,當外層小于4個電子時就會不穩定。因此,從分析不同的物質原子束縛電子,將摩擦時,電子能力弱就會失去電子帶正電,這就降低了難度,使學生容易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
在新課標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所以不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教師應充分把握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充實初中物理課堂,注重學生知識掌握,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以及實踐動手能力,逐步學會分析和概括的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效率。如:在學習“浮力”一節內容時,先通過演示實驗得到:把物體放在空氣中稱與放在液體中稱的結果不一樣。然后經師生共同分析,知道了浮力的存在,再引導學生從原有的關于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變化的有關知識分析物體上下表面壓力之差是浮力產生的原因,真正了解浮力,提高學習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初中物理理論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增加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不斷地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培養學生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如:利用信息技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對問題的發現與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專業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總之,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改變了原有的傳統的教學手段,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認知和能力的發展,使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及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打造物理高效課堂。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