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旺
【摘 要】在小學數學新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有實用性、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以此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是指通過教師課堂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掌握上有所提高與進步。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做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能力 提升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打破了傳統上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應試教育模式,逐漸轉變為注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素質教育模式。在素質教學中更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關注學生未來健康的發展。基于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時間少,社會活動時間多等情況,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的學習效率,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深思的問題。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得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首先要從課堂學習抓起,在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知識難點重點的同時,增加學生實踐聯系,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打基礎的重要階段,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小學數學課程相對而言又比較抽象,所以數學教學一直是小學各科學習中的重難點,也是學生、家長、教師都比較頭疼的科目。
當前,我國小學教育中對數學教學非常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小學數學一方面要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抽象思考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以后各個學科的學習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數學教學在小學教育中一直被大家所重視。
但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們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首先,當前很多學校還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一節課教師往往是主角,學生則充當傾聽者、接受者的角色,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問題,弊端很多;其次,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比較單調、手段單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再次,因為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來鞏固學習內容,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很大的壓力。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當前我國雖然十分重視小學數學的教育,但是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進。
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需要提升。教師始終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人物,教師的教學技能高低、專業能力大小、綜合素質高低,都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當前的教師隊伍中,難免會存在教師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不高的問題,影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導致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激發,對數學失去學習興趣。有的教師自身的數學能力很強,但教學技能欠缺,不知怎樣講授能幫助學生增強對數學學習重要性的認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會舉一反三,不斷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第一,正確理解教材,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教材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與重要教學工具,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教材的深刻解讀與研究。教學內容要始終以教材為基礎,按照課程標準科學使用教材,從小學數學的學科系統出發,肯花時間和精力挖掘教材中的知識結構,對教材的理解做到有深度、有力度,這是小學數學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要求。
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對教學存在著不科學的認識,認為教材的內容過于淺顯,不重視對教材的充分解讀與利用,而是盲目提高教學難度,注重對教材以外的知識解讀,導致學生聽課效率低、課下復習被動,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正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提前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預習,課上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進行講授,課下方便學生依據教材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注重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淺出、化繁為簡的歸納與概括,既不能照本宣科地讀教材,也不能脫離教材講授知識,而是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整合教材內容,科學傳授數學知識。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教材,講課內容不脫離教材,結合教材知識突破小學數學的重難點,達到靈活使用教材的目的。
第二,注重各學科之間緊密聯系,創新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任何一個學科的設置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之間都會存在某種相通。過去傳統教學中,數學學習就是數學學習、語文學習就是語文學習,各學科之間沒有形成聯系,這樣導致學生在學習知識后不能得到靈活的應用,造成學習興趣欠佳。因此,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策略上,一定要注重小學數學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聯系,通過對學科界限的突破,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第三,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小學生的思維、認知發展具有顯著的年齡特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總結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利用豐富的案例與教學資源,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性的數學游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保護學生的每一個數學創新想法,適時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采用合理的方式糾正學生數學學習的不良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和尊重學生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生活與數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生正處于對外部世界充滿探究興趣的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分組進行研究,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將單調枯燥的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事物,使學生能夠樂在其中是當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自然學科,不僅擔負著開蒙啟迪的作用,更是學生學好各門學科的基礎。找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
參考文獻
[1]董斌.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6).
[2]高召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