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 要】問題導學法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該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問題設計需要兼具合理性、科學性和針對性等基本特點。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因此我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分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途徑,旨在促進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 初中數學教學 應用 策略研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也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策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開展高效學習活動,這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也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應用問題導學法,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高效性的導學問題
導學問題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問題導學內容和教學內容之間的密切聯系性,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例如“圓的面積公式”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公式的起源和形成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公式應用和這部分內容相結合利于緩解教學內容的枯燥性,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導入過程中不宜涉及過多的核心教學內容,只起到引導作用即可。例如,在立方根有關的知識概念教學中,我以故事導入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節即將來臨,學生干部們商議為教師買禮物的事情,張老師和李老師分別收到禮物,禮物的外觀是一樣的,包裝盒子的大小和形狀都是一樣的,打開盒子后分別是圓形的水晶球和正方形的水晶體,并且經過測量計兩個水晶裝飾物的體積是一樣的,于是張老師想要考考學生,在數學課開始的時候將不同形狀但是體積一樣的水晶裝飾物帶到了課堂上,并要求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計算正方體的棱長和水晶球的半徑,那么同學們,你們可不可以幫助張老師班級的學生分別計算一下正方體的棱長和球的半徑呢?要求出它們,我們要學習開方中的另一種運算。”通過上述問題導入,學生對題目信息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結合導入內容,我順利引入了今天的教學內容,消除了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候的緊張感,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
二、強化問題導入的生活化
問題導學過程中,為防止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可以優化導學內容和形式,可采用生活化的導入方式。例如在正弦和余弦的相關知識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導入內容:麥克沿著超市自動扶梯向上運動了14米,此時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是6米。如果麥克沿著自動扶梯繼續前行6米,則麥克此時和地面的垂直距離為多少米?,這樣的問題設置之后,我引導學生思考直角三角形,應該如何進行對其對邊和斜邊的比值、鄰邊和斜邊的比值進行確定,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中積極開展探索討論,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知識求解,有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三、導學問題需要前后呼應
導學問題的設置過程中,教師需要兼顧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有效降低教學難度,為學生建立其知識學習信心。具體來說,在問題導學過程中,教師的問題設計需要前后呼應,而不應該獨立教學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例如在平方差公式的知識講解過程中,我這樣進行問題導入:方方家的花園是邊長為x米的正方形,方方的爸爸想要改造花園,將花園長度縮短3米,寬度增加3米,那么你們能幫方方求出改造后的花園面積嗎?這時候教師就不適宜直接引入平方差公式,而是應該首先利用學生學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公式進行導入,促進前后教學知識的聯系,體現數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四、提升引導問題設置的針對性
問題導學的主要目的也是促進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導學內容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提升課堂導學效率。不僅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也應該參考學情和教學大綱要求,使問題導學內容即符合教學大綱要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認知水平發展需求,在起到教學引導作用的同時還應該有效融合教學重難點問題。
五、有序設計探究過程,培養思考的連續性
教師在應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的連續性,即結合教學內容連續發問,培養學生的思維連貫性,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例如矩形判定知識教學中,我這樣設問:問題1:平行四邊形判定是什么?問題2:矩形的定義是什么?問題3:矩形的性質是什么?問題4:回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我們是如何學習的?上述問題設置依據知識學習的順序,學生自然就會回答出“找出性質的逆命題,判斷命題真與假,從而探究出矩形的判定方法”。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過渡自然,輕松破解重難點,這也符合學生思維的連續發展。
綜上,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重要時期,而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和數學教學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是初中數學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契機,提升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這個過程中學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問題導學法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途徑之一。但是教師在進行問題導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實現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進而為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德權.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23(04):29-30.
[2]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20):271-272.
[3]劉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6,(27):93.
[4]謝娟.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39):63.
[5]寧柳妹.小學高年級數學易錯題的提前干預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05): 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