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芳
【摘 要】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英語學科的教育已然被我國教育界所重點關注。英語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國際語言,其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如今,我國將英語教育列為基礎學科教育。在小學階段即讓學生接受英語教育,讓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接觸英語。核心素養是新時代背景下提出的教學新要求,注重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將主要闡述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而提出基于核心素養培育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踐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 核心素養 閱讀能力 培養對策
一、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現階段,我國教育主張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學科教育。核心素養的重點內容即在培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形成。這對于小學英語教育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也呈現了諸多的問題和弊端。運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核心素養對于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但新興教學方法在運用時又存在一定的阻力與困難。英語英語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弱勢區域。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并非能夠直觀的顯現出來,需要一定的過程了漫長的時間。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學手段相對單一,挑選閱讀教學內容時以自身的視角去選擇。課堂教學的氛圍相對沉悶,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從而教學效率低下。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較差,英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有時候即便能夠明確文章意圖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詞匯量不足導致學生只能使用一些口語化的單詞。
二、基于核心素養培育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踐對策
1.運用情境教學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即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的習慣,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讓小學生在生活中不由自主的進行閱讀行為,喜愛閱讀。故此,英語教師應積極調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帶領學生開展英語閱讀活動。
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閱讀本文設計對話編排,創造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使小學生通過英語對話了解知識內容,明確知識點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從而實現知識的消化。比如在學習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 時,教師即可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教學內容的對話練習。動物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可讓學生適當地進行改動,將對話中的動物替換成為自己喜歡的動物。例如文中對話“What is this? It is a duck.”,學生更喜歡小狗和熊貓,則可替換成dog、panda。從而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
2.豐富小學生單詞儲備
具備充足的詞匯量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英語亦是如此,學生的詞匯量越豐富,學習英語則越容易。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提前將閱讀文本內不認識單詞提前挑出,在課堂初期進行重點教學,為學生講解含義和使用方法,從而盡可能的豐富小學生的單詞儲備。
3.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傳統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相對乏味,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機械式的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故此,教師應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讓小學生感覺閱讀教學不再是枯燥的學習過程,而是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教師在挑選閱讀教學文本時,應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挑選。此外,教師在課堂中應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閱讀文本內容滲透一定的英語文化知識。小學生喜歡新奇的事物,好奇心較強。而英語文化則是其日常生活中難以接觸的內容,小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露出極大的興趣。既能夠拓寬小學生的英語知識面,且培育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PEP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時,其中涉及月份的英文單詞。教師即可將每個月份中的西方節日一一列舉,并向學生講解節日的基本內容和意義。例如學習November時,教師即可為學生講解感恩節的由來。讓小學生形成一定的感恩意識,對待為自己付出的人要記得感恩。
4.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開展教學
核心素養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其中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即可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開展教學。教師應采取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分組,確保小組成員的均衡分配。在課堂中布置閱讀學習任務,各小組根據任務開展課堂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索意識。鑒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和點撥,最大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其使用學生之間的語言進行知識內容的交流,相比較教師與學生交流效果更好。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5.促進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的有效結合
基于英語核心素養下,英語教師培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應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學的關鍵應側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育,傳授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方法。繼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PEP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What is he like? 時,本節內容時是對人物的內在品質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可為學生挑選相應的教學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視頻內容,結合視頻內容向學生提問。例如視頻內容描述兩個學生談論新來的語文教師,一名學生向另一名學生提問教師的外貌與性格。教師即可設立課堂問題,“Who is our new Chinese teacher?”“Is she funny?”“Is she young?”。學生根據視頻內容進行回答?!癋iona Wu is our new Chinese teacher. She is funny,but she is old.”在簡單的問答環節中,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根據學生的回答掌握學生對于視頻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而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的有效結合,這符合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可以積培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的有效結合,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最終,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閱讀教學中促進自我提升,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具備英語核心素養,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其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許萍. 英語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N]. 發展導報,2017-12-0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