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雅琴
摘要: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本文首先強調了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阻礙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因素,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培養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培養和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成為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利用現行數學教材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優勢,遵循相關培養原則,制定并實施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來不斷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則成為當前廣大數學教師教研的重中之重。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概述
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核心素養培養融入小學數學課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備受關注。數學思維能力具體指數學學習中的特定思維,要求學生在面對數學的時候能自主轉化思想,實現數學知識抽象到具象的轉化,更好地進行數學運算。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活學活用,將數學邏輯能力運用到實際學習中,具備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善于發展問題并能借助數學思維及時解決問題。數學思維能力是引導小學生獨立發現、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引導力,其往往與良好的觀察力和實操能力融合在一起。
二、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
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言,受到先天素質、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強,能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部分學生學習能力欠佳,即使已經將知識背得滾瓜爛熟,但依然不能理解其義。這就是學生因個體差異而在學習能力上表現各有不同。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而應當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方面。小學數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對其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大有禆益,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而不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具有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判斷能力是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去分析和判斷生活中數學知識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把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作為目標,能夠促使學生從更加嚴密的角度思考數學知識,能夠用數學思維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對策
(一)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
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扎實的基本功,是數學思維產生和發展的源泉。從根本上講,學生數學思維的產生,并不是憑空臆想,而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之上逐漸衍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將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為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科學提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問題的科學性,通過科學的引導,一步一步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兩個要點:首先,提問問題應當精心設計,應當具有啟發性,而不是一問一答式。啟發式的問題,能夠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次,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讓學生層層遞進思考,不斷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的欲望,同時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教師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創設豐富鮮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自主思考,大膽探究,實現思維能力的調動。教師在數學教學時,做好課本內容的研讀,基于課堂教學進行情境的創設與布置,營造出具體而生動的教學情景,基于教學大綱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思考,達到數學思維培養的目的。例如,在組織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創設情境,設計具體的數學游戲規則。比如,“考一考教師”,讓學生隨機說出幾個數,教師迅速求和。以往都是教師提問,現在是學生提問,學生積極性高,爭先恐后地出題,有的說8個4相加,有的說5個9相加,有的說9個7相加……數目越來越大,學生想方設法地想難住老師。但是老師算得又快又對,小學生都很想知道老師快速計算的秘訣,由此調動了學生數學探究的積極性。這種互動游戲將小學生引入到乘法學習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動機,讓學生的思維處于相對活躍的狀態,奠定其自主學習的良好基礎。教師引入乘法的計算,教學效果更為高效。
(四)凸顯重點難點,分層教學設計,合理開發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常常有很多問題需要教師著重講解闡述,這部分也被認為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而重點難點恰恰是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有效載體。教師必須重視數學課本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必須仔細研讀教材,挖掘課本中的重點難點知識,以此為出發點、突破口,實現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開發。特別是要做好分層教學,設置難易度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勤思考,多練習,在不知不覺中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帶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解“質數和合數”相關定義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組數字:1、3、6、7、8、25、33,并提出幾個具體的問題:這里面哪些數字是質數?哪些數字是合數?質數是不是一定是奇數?是質數又是偶數的數是幾?自然數中這種數有多少個?是合數又是奇數的數是哪些?自然數中有幾個?這些問題的難度是遞增的,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延伸訓練,達到數學思維培養的目的,進而在數學思維培養的過程中實現數學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背景和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知識填鴨式教學模式早該拋棄,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全面促進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許華坤.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青年文學家,2010(6):43
[2]郝玉生.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