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濤
摘 要:分層教學在當前的學科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該教學模式真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性,并實施不同的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促進了不同學生的發展。分層教學的實施能夠不斷擴大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個性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差異性
在當前的學科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分層教學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能夠在整體上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通過分層教學能夠大大減輕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習優等生也能起到帶動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能夠將他們潛在的能力充分地挖掘出來,促進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該怎樣實施分層教學呢?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多進行分組表演
興趣在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濃厚是他們學好的前提。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對學生進行分組,對教材上的詩詞或是歌曲進行表演,讓學生多說、多讀、多唱,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將學生帶進英語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在分組展示的過程中不斷地合作,每個人都會發表出自己的觀點,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極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興趣地進行以后的學習。
二、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實現因材施教
在我國古代就有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而當下流行的分層教學正是從那時引申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在分層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所在班級的授課制度及學習程度來進行。英語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英語成績將學生分為A、B兩層,并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A層學生是基礎能力較強,著重培養其自學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全方面的能力。而B層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著重培養其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使其能夠逐漸向A層學生傾斜。
三、分層授課,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制訂長期的教學計劃,而課堂則是實現目標的重要場所,分層教學更是在45分鐘的課堂里來完成。從大的方面來看,根據班級的不同組成來進行不同的教學,學生所在班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表現在教學進度、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通過實施分層教學不同的班級能夠得到不同的發展。而在同一個班級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不同來進行分層授課,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也要有針對性,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回答問題上找到學習的自信,從而提升聽課效果,達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目的。
四、分層布置作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形式,而要想在整體上提高學生作業質量就需要分層布置,將課后練習根據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個等級,C類作業是最為基礎的,對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好的學生要求完成C類作業;B類作業是較難的,要求基礎知識掌握得好的學生完成,同時完成C類作業,以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目的;A類作業是具有開拓性的難題,要求綜合能力強的學生來完成,同時完成B類作業,但可以不做C類題。這樣一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做,且都能夠在不同的作業中找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五、合作互動,防止兩極分化
學生自主聽課及獨立完成作業是必需的,而在課堂上除了獨立以外,還需要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合作。學生之間應互相學習,多吸取別人在學習過程中的長處,從而共同進步。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為學生提供合作互助的機會,讓他們進行討論并相互之間受到啟發,能夠有效地防止兩極分化,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分層進行考試,對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
分層教學在考試時同樣適用,根據學生的情況大致分為兩類,將試卷分層設計出A、B兩套,其中B套試卷以測試基礎知識為主,試題有一定的范圍,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有內容可抓,對于基礎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學生做B套試卷。A套試卷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一些題具有拔高性,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知識掌握得全面的學生來完成這套試卷。在評判的時候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讓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收到了不同的評價,使其對以后的英語學習更加有信心。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必要的,也是能夠收到一定效果的。在分層教學中能夠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與發展,同時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貴艷.淺談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方法[J].東西南北(教育),2017(5):42.
[2]劉霞.小學英語分層教學中作業的布置藝術[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