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義江
摘 要:目前我國造船類工程技術人才結構和素質不能滿足造船強國的需要,實施從人才方面加強船企競爭力需要針對各種工程技術崗位列明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構成要求,本文詳細分析了造船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船舶設計類崗位、船舶生產管理類崗位、造船檢驗類崗位和修船類崗位的職責和職業能力構成要求,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這樣通過提高人才職業能力以提高國家造船行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確保我國造船業發展的宏偉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關鍵詞:造船 職業能力 崗位職責 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b)-0155-02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日趨全球化,世界各國為了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都將發展制造業作為的重要發展戰略,把人才作為推動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改革和發展創新教育和培訓體系,為使我國修、造船廠適應航運和造船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必要對現有船廠的技術進行改造和創新,以提高造船和修船廠的市場競爭力,這也需要提高造船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能力建設相適應。因此,要加速現代教育體系的建設,必須深化產教結合,加強校企合作,以此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質造船類工程技術人才[1],培養實用型和應用型專業人才,在促進專業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是這一目標的體現。我們一方面需要繼續引進國外高校的專業課程資料,組織翻譯,消化吸收,及時編寫國外科技新理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型教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強與船舶制造企業的合作,邀請企業內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編寫教材,把國內成功的生產技術成果和實際經驗及時傳授給學生;同時,學生也要加強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以及造船規范的學習,為畢業后參與到企業工作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并在實踐中加強訓練,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以加強職業能力建設,保證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并縮短到企業工作的適應時間,更快更高效地為船舶制造企業創造價值。
造船類工程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能是指具有造船行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工程人員,可以完成船舶設計、制造、檢驗和修理等相關工作,造船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是船企的四種崗位:修船部門、設計部門、生產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構成要求一般如下。
1 船舶設計類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構成要求
船舶設計類主要進行船舶的初始設計、詳細生產設計和隨后的完工圖紙設計。
1.1 船舶設計類崗位職責
進行產品設計、小型鋼結構設計;設計船體送審圖紙;準備必要的施工過程;完成領導分配的其他任務;制作、校對本專業技術圖紙;就相關技術問題和技術術語提出意見和建議;做好內部和外部等專業技術接口的協調;解決項目追蹤與關聯方溝通問題;遇到重大技術問題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策劃,組織研究解決;承擔項目的主要設計工作,協助負責人完成船舶設計任務;參與解決項目設計中的主要問題,進度上符合項目計劃安排的需求;按照技術規格書、規范及公約等對設計的各項要求,獨立完成各項目中具體圖紙的設計、繪制和相關計算工作[2];參與解決所負責項目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1.2 船舶設計類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一般要求;熟悉國際標準、規范和條例,例如API,AISC,船級社等規范;能熟練使用CAD,SPD等船舶設計軟件,對船體結構分析計算軟件CATIA、NAPA、ANSYS能夠運用,能進行有限元分析熟練計算者優先;有軟件開發經驗者優先;有船舶舾裝或機械相關技術服務工作兩年及以上的工作經驗優先;了解其它專業的相關知識及主要相關圖紙的基本表達方式;了解船體結構、舾裝、電氣布置等;英語閱讀能力較強,精通聽說能力者優先;學習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具有較強抵抗壓力的能力、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及溝通能力;有奉獻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良好的技術分析能力;精通建造規范和國際公約;熟悉且能運用船級社規范。
2 船舶生產管理類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要求
船舶生產管理職位主要依據船舶圖紙設計進行現場施工,造船生產設計,生產組織與管理能力是其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船舶行業的技術人才應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能從事創造性勞動,為船舶的生產管理作出重要貢獻。
2.1 船舶生產管理類崗位崗位職責
熟悉船體放樣過程和工藝;現場指導數控切割人員工作;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由規范分析浮體結構得以解決,由負載和環境條件合理的選擇適當的浮體結構;負責船舶實驗及數據的提取;按照試驗大綱要求進行船舶系泊及試航;與船檢、船東之間進行技術交流;熟練使用CAD,SPD軟件等;完成部門領導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務。
2.2 船舶生產管理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一般要求在船體生產工藝或船舶舾裝或海洋平臺現場擁有超過2年的工作經驗;熟悉國際標準、規范和條例,例如CCS、BV、ABS、LR等船級社規范;具有較強的組織、計劃及管理協調能力;吃苦耐勞,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責任心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抗壓能力;善于學習,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強的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
3 船舶建造檢驗類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要求
現如今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越來越頻繁。船舶檢驗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技術服務,承載著許多責任。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船舶運輸和工程業蓬勃發展。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要求檢驗人員不斷加強對新一代相關技術和產品的認識,同時要進行船舶檢測技術的變革。工作模式規范化以及標準化,強化管理職能,使工作更加和諧有序。今天的航運市場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如果沒有安全的船舶質量保證,航運市場將無法有效運作。船舶檢驗機構對船舶的定期檢查是保證船舶安全運行不可或缺的部分。國務院制定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由于該條例是在很早以前頒布的,條款內容的規定顯得更為原則和宏觀。在國內船舶制造業和航運業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船舶檢驗服務也在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有必要通過詳細規定,明確船舶檢驗和監督管理的有關權力和義務。
3.1 造船檢驗類崗位職責
負責船舶檢驗證書的整理和歸檔;與管理公司和船東取得聯系并且通知驗船師的需檢驗的項目及檢驗時間;收集測量人員的檢查報告并將其發送給船級社,總部進行注冊登記;對在航船舶進行動態的風險評估,分析影響船舶安全航行的風險因素[3];負責公司船舶數據庫檔案文件,定期通知客戶進行檢查等;在現場檢查中,處理檢驗工作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按照規定對檢驗認可的船舶頒發檢驗報告和相關技術文件。
3.2 造船檢驗類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一般要求至少2年以上船廠經驗;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辦公軟件的操作;有較強的協調和表達能力;認真踏實地工作;對船舶和海洋工程修造流程較為了解;清楚的知道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分類和建造要求,對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的理論知識掌握透徹,熟記政府法規和國際公約;身體健康,滿足業務工作的條件、環境、時間對身體強度的要求;工作認真負責,踏實,學習接受能力強。
4 修船類工程技術人員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要求
4.1 修理船舶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作職責
負責公司指定船舶設備的安裝和維護任務;負責為安裝設備供應商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負責安裝設備過程和設備的故障診斷以及后期的檢查及維護;負責維修服務工程記錄匯總分析,風險評估;負責考核評估新進安裝供應商;負責為負責對地區銷售提供技術支持;對廠修和航修船舶過程及時向上級報告進度,積極和船東溝通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按照原始項目單,開展生產預準備工作,監督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施工人員對該項目進行考察;在施工期間,抓好現場巡查和整改工作、質量監督和報告檢查工作,隨時協調工作進展,如若發現重大問題則立即向主管車間的領導匯報,采取最優解決辦法;單船維修結束工程,編寫單船完成驗收單,提交船東簽名確認;收集并整理單船修理資料,并提交給車間事務統計人員歸檔;認真履行公司和車間的規章制度,抓好生產區的管理和環境整治工作。
4.2 船舶修理類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一般要求優先考慮具有造船廠工作經驗的人;對船舶基本設備能了解其基本功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尤其是CAD,Excel等一系列辦公軟件,對網絡設備知識有較深入的了解;能看懂船舶圖紙的能力;有較強的項目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以及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了解船舶工作常用術語。
以上為船廠主要崗位的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雖然中國造船隊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船舶研究、設計、施工和檢驗體系,并具有了相當強的實力,為中國造船業的發展和海軍建設的加強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與先進造船國相比,中國造船工程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仍存在明顯差距。中國造船人才總量,結構和素質尚不能滿足造船強國的需要,實施“人才強船”戰略要針對各種崗位列明崗位職責和要求,下一步就是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這樣通過提高人才綜合素質以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確保我國造船業發展的宏偉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 周劍.以“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為契機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26(8):36-37.
[2] 姜瑞政.單船動態風險評估模糊推理系統的設計與模擬[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9.
[3] 黃常海.單船動態風險評估模糊推理系統的設計與模擬[J].中國航海,2011,34(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