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 要:文章作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應以數學課堂為基地,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文章探索了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和途徑,并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概述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途徑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途徑
2016年,我國提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框架,各學科在結合本學科實際的情況下,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數學學科也是一樣。通過分析和研究,數學學科逐步確立了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這樣數學教學的開展就有了方向和目標,從而促進了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把數學核心素養作為培養學生的目標,把核心素養轉化成實施的方法并進行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概述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下結合數學學科制定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含了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教師理解和掌握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是促進學生數學課程學習和數學思想形成的基礎。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應從重視成績過渡到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并不是單純的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它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和提升。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活動或者是一種思想,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數學學科是相符合的,這也是當前教育的新發展和要求。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途徑
1.巧設情景模式
數學學習需要一定的環境,情景就是其中的一種。特別是在對數學學習引導和知識拓展的時候,我們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其目的就是激活學生的思維,而情景的創設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具體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豐富課堂、增加趣味,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內容時,我們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把問題與實際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對“折扣”的簡單介紹,讓學生了解折扣與原件的關系,還可為學生布置促銷的情景,如某名牌衣服要進行促銷活動,第一個商場滿 200 元減 80進行銷售,第二個商場按“折上折”銷售,就是先打六折,然后在此基礎上打九五折,問一件280元的褲子在哪個商場購買最劃算?接下來,就是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討論,這其中包含直接對比所付出的錢數;對比打的折扣;對比實際優惠的折扣,讓學生思考哪種方法更合適、簡單。通過進一步分析其中隱藏的問題,如第一個商場促銷活動價格的零頭部分沒有優惠,第二商場全部參與打折優惠,這樣學生就可以用正確的思路,計算出哪種促銷更便宜,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比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2.善用設疑教學手段
教師要讓學生對知識和現象產生質疑,提出問題,這樣才能引導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巧妙地引發學生質疑提問,促進他們主動探索知識,解決問題,這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度。例如,在解決“烙餅問題”時,教師可以先從生活中的煮蛋入手,煮一個雞蛋需大致5 分鐘,煮8個雞蛋需要多少時間?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生能夠意識到可以進行同時處理時,就可以再次設疑:每次最多只能烙 2 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2分鐘,要烙200 張餅,最少需要多少時間?這樣問題的難度就不一樣了,其呈現一個遞進的過程,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再引導學生采用化繁為簡的策略選擇優化的方法。從烙 2 張餅開始,用手模仿,再加上自己語言的描述,然后在進行更多張的操作,最后就能總結出規律,進而解決問題。通過問題的巧妙引導,先讓學生發散思維,然后跟著布置的問題進行分析,再與其他學生合作,進行操作和討論,最后解決問題。為此,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上,我們要善于利用問題去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進行靈活、正確、合理和簡潔的運算。運算過程中要根據數學公式、法則或定理進行,為此學生要掌握算理,分析運算,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得到正確的結果。運算能力不是簡單的計算,運算是在理清算理的基礎上,采用的運算途徑,是學生運算能力的體現。由于運算能力關系到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教師可以進行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數感,學生對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的估算等方面的感悟,這些都對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一題多解的問題,讓學生加強訓練。學生在運用不同方法解題時,要理清不同的算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思維、發散了思維。讓學生對解決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選擇合理的算法,以最優的方法逐步讓學生的運算能力得到發展,運算能力的培養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而打造數學高效課堂。
4.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因此,我們要在數學課堂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核心素養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主動地用數學眼光去看待世界,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認識世界。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都有不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其中我們就要明白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關系,利用符號和關系來表現。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用數學眼光看世界,這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素養,并發展成為用數學方式去呈現事物,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認識世界,即培養人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方式認識世界。其次,就要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很多,在生活中是靠感覺來識別的,而數學方式則是利用抽象、推理、建立模型等方式思考問題,也就是把這些問題進行比較、分析、推理,并利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逐步把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數學化,這樣就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最后,就是要利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通常我們是通過尋找數學聯系,把這些問題符號化,然后用具體的代數式、不等式甚至是圖形、圖表等方式確立數學關系,這就形成了一定的模型,然后再用有關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推理和演算得出答案,這樣就解決了問題。
三、結語
總之,核心素養下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學生思維能力、運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都要在課堂教學進行鍛煉和積累。數學教師要深刻理解核心素養,并轉化成具體可行的方案,積極實踐和改進,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完善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曹培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7(2):74-79.
[2]徐國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