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關鍵性內容,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深入探討了關于提高概念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概念教學 教學有效性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48-01
概念教學是指讓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本上的概念進行記憶,并且按照一定的標準將這些概念進行合理的分類,同時還要能夠熟練地指出每個概念的肯定和否定例證。小學生正處于思想懵懂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較弱,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概念教學模式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在概念教學這方面還欠缺足夠的經驗,以至于在小學數學教育的實際應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予以完善和改進,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概念教學與現實相違背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通常習慣于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概念機械化地背誦下來,然后再布置相應的課后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以達到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目的,然而這種概念教學方法并不能夠讓學生從根本上真正掌握這些概念的原理和內涵,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
(二)概念總結過于倉促
就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來看,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常顯得過于倉促,有的教師甚至在學生還處于初步構建的階段便已開始引導他們對這些概念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忽略了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水平,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主體性意識,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小學生逐漸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一)采用正確的概念引入方式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應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來采取合適的概念引入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入概念知識,既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掌握課本上的概念知識。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引入相應的概念,這種概念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
(二)引導小學生科學地構建概念
教師在開展概念教學活動時一定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不同的教學階段來設計分層次的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小學生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引導小學生科學地構建起數學知識概念。首先,要加強小學生對課本上概念的基本認知,使他們真正理解其原理和內涵,而不是僅僅機械化地記住語言文字的描述;其次,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小學生學會從課本給出的直觀例子中剝離出抽象的概念內容,以獲得深刻的感悟,而不是急于讓學生對這些數學概念進行歸納總結;最后,當小學生對于概念知識已經初步形成了表面認知后,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展開進一步的深入探究,揭露這些概念的本質屬性,幫助小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概念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
(三)加強概念鞏固
要想切實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要改進課堂教學手段以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鞏固和強化。一方面,概念學習離不開記憶,小學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過去的機械化記憶轉化為了解記憶,使其真正弄懂這些概念的內涵;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使用生活中的案例,不僅有助于小學生的聯想和記憶,還能培養他們對數學概念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需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精心選擇、設計課后練習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對課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他們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從而達到顯著提高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習題訓練時,應根據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來設計相應的模塊,如基本知識訓練、課后拓展延伸、拔高訓練等不同難度的題目,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增強他們學好數學概念知識的信心。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實施,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新時期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現階段概念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包括采用科學的概念引入方式、加強概念鞏固等,以切實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中麗.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綜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06)
[2]楊曉英.淺析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
作者簡介:
唐琳琳(1989.8-),女,山東日照人,大學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