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國家的發展與國民素質的提高,宣傳文明旅游是十分重要的。南京旅游職業學院“以微笑和知識服務社會”作為校訓,成為一個培養服務型、實踐型、社會型旅游優秀人才的基地,不斷為社會輸送旅游業人才。隨著“互聯網+”[1]信息時代的到來,理應抓住時代創新這一特點,著手于自媒體平臺的散播和推廣,為宣傳文明旅游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 微平臺 養成教育 文明旅游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專題)項目(2017SJBFDY426),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PPZY2015A098)。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16-02
一、基于校園文化來宣傳文明旅游的背景與意義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位于南京市,學院前身1978年成立的江蘇省旅游學校,1984年遷往南京,更名為南京旅游學校,2001年與金陵旅館管理干部學院合并,2007年更名為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旅游學校,被稱為中國旅游人才搖籃和酒店業的黃埔軍校也是實至名歸。
該校不僅學生的技能強、服務意識強烈,而且具備了完善公開、成熟科學的培養和挑選旅游型人才機制。并且已經連續五年在全國職業院校大賽中金牌總數位居前列,經常組織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去南京各大五星級酒店參觀,時刻將技術理論與實際操作連接起來,更是提早讓同學接觸到酒店行業,通過實踐了解酒店行業的整體運營模式。為了能更加直接的與旅游業接軌,該校通過校企合作辦學,集聚優勢資源,學校與洲際酒店集團、希爾頓酒店集團、蘇寧集團、藍蛙餐飲集團、吉祥航空公司等60多家國內外知名旅游企業簽署了戰略性合作協議,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緊密型合作伙伴關系,開展了校企共管共培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每年向旅游業輸送大量的旅游人才。所以通過校園文化來宣傳和推廣文明旅游,將會在保證數據支持的情況下更有感染力。
二、基于校園文化來通過網絡宣傳的方法措施
隨著信息時代快速的變化更替,李克強總理鄭重提出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這就預示著未來的時代真正進入了互聯網時代。近幾年,網絡化的普及已經遍布于生活的各個角落里,例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的推送和傳播,已經達到了人們不容小覷的力度。越來越多的政府政策和商家都已經通過各大自媒體平臺來宣揚和推廣,足以見得利用“微平臺”來做宣傳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一)問卷調查表宣傳形式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指導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精心制作了一份詳細關于文明旅游的調查問卷,與眾不同的是,我們并不想被固化思維所束縛,所以我們打算放棄傳統的地區定點向路人分發調查問卷的形式,轉而采取了利用網絡傳播的廣泛性和高效性,分別以郵件和微信公眾號推送這兩種新型模式來傳達問卷,總共分發了500份問卷調查表,并于截止日期前收到了251封問卷反饋。這種網絡宣傳方式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其實能更有效率、更加便捷。
(二)平臺直播宣傳形式
基于現在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項目指導老師和學生團隊決定也來當一次“網紅”,選取了周末的時間,一同前往江蘇省溧陽市的南山竹海景區,通過大型網絡直播平臺進行了一整天游玩場景的現場直播互動,為大家親身講述如何在游玩時真正做到文明旅游,邊游玩邊宣傳文明旅游這樣的方式更能給觀眾帶來一些娛樂性和親切性,不同于說教式宣傳那樣的呆板和無趣,網絡直播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調動觀眾積極性,將你游玩的過程進行實時性的傳播,與觀眾進行有針對性的話題互動,可以更加直觀的讓觀眾感受到文明旅游的力量。
三、基于校園文化宣傳文明旅游的緣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2]本次測算,將旅游產業對GDP的貢獻,分為直接貢獻和綜合貢獻(直接貢獻+間接貢獻)。測算結果顯示:
(1)2016、2017兩年旅游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
(2)旅游產業間接帶動增加值超過15000億元,對GDP增長拉動點數在1%左右,對GDP增長率貢獻超過10%。在間接帶動各產業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最大,其次是二產、一產。
(3)交通運輸、住宿、旅游購物、餐飲等四個行業對旅游業增加值貢獻近90%。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來說,每年出行旅游的人數不會少,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業的穩固發展來看,中國的旅游業于未來將會是一支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但如何才能在積極推進旅游產業的同時還能在管理、監督、構建產業化鏈條方面也料理好呢?這就需要國家大力倡導文明旅游這支口號了,其實相信我們國家的人口素質以前在很多地方都令人有所耳聞,所以,在未來,我們一定會在精神文明方面多加建設,深入挖掘中國上層建筑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對于旅游業來說,人文就等同于文明,上層建筑與人口素質并無大異。所以,抓精神建設就是要加大力度進行文明旅游的宣傳工作。而且要從小抓起,讓每一代從校園里就受到這方面的教育,明白做個文明人的重要性,為未來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基于校園文化來宣傳文明旅游活動收獲
(一)通過宣傳文明旅游加強了旅者的文明意識
通過調查問卷和網絡平臺直播的宣傳與散播,越來越多的游客會在旅游時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當游客有不文明行為的念頭時,他們就會想起當時直播里學生團隊為了觀眾更快捷的記憶景區各種標識而編寫的各種口訣以及文明小竅門等等。
中國文明網[3]發表了一篇名為“帶著文明旅游才有意義”的文章,上面提到各種景區的不文明現象、交通秩序的混亂、亂擺亂賣亂收費、垃圾隨處丟等行為都嚴重損害了我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基于校園文化通過網絡形式的文明旅游宣傳可以以一種更能抓住觀眾眼球和好奇心的方式在放松享受的情況下漸漸的增強文明旅游意識,養成文明旅游的習慣。
(二)通過宣傳文明旅游使團隊更加專業
項目團隊里的所有成員都在此次文明旅游宣傳活動中十分積極進取,盡力提升。不論是對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的查找和學習,問卷調查表的設計、以及準備直播的底稿、互動話題等還是在南山竹海游玩并直播一整天的倦怠,同學們都在努力向上,拼盡自己的全力為大家展現最好的一面。也清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上的計劃與目標。
五、結語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作為全國第一家旅游類專業院校,合理使用校園文化作為基礎,依靠現在傳播速率最快、范圍最廣的互聯網平臺來宣傳文明旅游是十分具有必要性和創新性的。主要進行設計并制作問卷調查,將其分發在網絡上,進行無差別式的答題反饋,整理收集其數據后將其仔細分析,最后以表格和結論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時去江蘇溧陽的南山竹海景點進行為期一天的網絡互動,以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及游客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并進行文明旅游宣傳服務等等項目活動。該方案可以向青少年及都市白領等社交信息較為發達的人群們廣泛普及旅游知識、大力營造文明氛圍、和諧的旅游環境、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還能拓寬大學生視野、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同學們提升崗位技能、提前融入社會奠定基礎。此次活動不論是對團隊建設、旅游中的不文明現象還是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是一次成功且優秀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互聯網+:2015年3月5日在全國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
[2]石培華,徐勤飛,翟志宏.“我國旅游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人民網.2017-03-09
[3]發表于2015年9月30日,來源為成都文明網
作者簡介:
管晨蓉(1989-),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南京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團總支書記。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