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彥
【摘要】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我覺察到許多學生對寫作有抵觸情緒,甚至部分學優生作文時,也是為了應試而在拼湊字數來寫作文。因此,調動學生寫作興趣就成為了我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潛心研究的重點。歷經幾載,我的作文課堂逐步形成了以評改為主要手段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引導學生主動評改作文,進而喜愛上寫作。
【關鍵詞】淺談 作文教學 興趣引領 教師評改 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87-02
初中語文新課改目標實施后,學生作文創作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占據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察覺,許多初中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會眉頭緊蹙、呲牙咧嘴,有的在思想上干脆放棄動筆,有的搜腸刮肚也寫不出字數和內容符合命題要求的作文。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初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樂于學寫作、愿意上寫作課呢?筆者認為還是要把興趣引領和教師評改結合在一起,才能在課堂上有效的實施作文教學目標。
一、傳統模式下初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作文教學相對于閱讀教學而言,給語文教師帶來的工作量特別大,且效果不明顯。因此,語文老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往往采用傳統的“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的作文教學程序來實施教學。這類比較傳統的、機械式的作文批改模式,相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特別是寫作的激情。后來也有老師倡導用精批精改的方法來實施作文教學,這種方法似乎老師輕松些,但難以關注整體,又把老師的思維和價值標準強硬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寫作的思維不發散,模式化、套話偏多。
二、興趣是引領初中生喜愛寫作的基礎
對于作文教學來講,怎樣能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始終是初中語文教師作文教學中的頭等大事。為此,我也是潛心研究,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上盡一切努力激發孩子們寫作的欲望。
對于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講,測試科目瞬間增多,在校時間一下子延長許多,作業量也相應增多,所以許多孩子還是難以適應。這時他們就特別盼望上一節類似音樂、美術那樣的放松身心的課。我抓住學生的心理,就盡量在作文課上營造出輕松的氛圍。堅持讓學生到講臺前朗讀自己的創作,并發動同學之間進行互評交流。慢慢地,學生們就喜歡上了作文課。他們通過讀作文、評作文了解到別人的世界,有些時候在“取笑”人家的過程中,竟然漸漸地愛上了作文。有了喜歡,他們也就能聽進去老師的指導意見,這時我就會及時奉上我對學生作文的評改建議。
三、課堂上以教師評改為主要模式的作文教學策略
2014年以來,我有幸加入了“初中作文評改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參與課題研究工作的進程中,我更注重積累課堂上實施作文評改的方法。在第一階段的作文評改研究中,面對初一的學生,我還是先采取以教師評改為主的作文評改模式,目的是對學生的寫作起到一個良好引導作用,同時也為下階段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合作評改模式做好準備。那么評改作文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最基本的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格式是否正確;二看卷面是否整潔;三看錯別字有幾個,并加以訂正;四看有沒有病句,并予改正;五看標點符號有無明顯錯誤,并加以修正。
要想寫好文章,還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1.審查主題思想。文章主題要鮮明、立意要深遠。
2.審查所用材料。材料需典型、生動。
3.審查結構。開頭是否生動,結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間聯系是否緊密,前面是否有鋪墊部分,過渡是否自然,全文能否構成有機的整體。
4.審查表達方式及語言。記敘是否具體,描寫是否生動,抒情是否自然,語言是否流暢優美。
有了這樣的評改標準,我的講評和學生們的講評就有了依據。
“意當存高遠”,“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寫”,這是我在評改作文時經常提出來的原則。但對大部分孩子來講還是難以達到這樣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采取分層評改策略。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提筆有話說,能達到基本字數要求,言之有物,有明確主題思想,我都給予鼓勵。對于擅長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就會要求他們關注社會、緊跟時代步伐,且文章要寫得生動有章法。
每次講評課時,我都會讓不同層次、不同水準的學生讀自己作文,然后再讓其他學生發表意見,最后我再做總結。讀作文時,有些孩子的作文寫得很搞笑,教室里笑聲不斷,我有時也會忍俊不禁。但作為師者一定要把孩子們思維引導到正路上來,所以每次開心過后,我都要及時說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例如,我指導學生以“……的肩膀”半命題作文訓練中,學生小路補題為“溫暖的肩膀”。講述了農村的爺爺進城后對自己關愛有加卻遭自己嫌棄,而終于在一次自己病重時爺爺騎著自家封存已久的自行車,載著他去醫院,他感受到了爺爺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心中倍感溫暖的事。作文中的人物語言極富個性、描寫生動、鋪墊過渡部分恰到好處,唯一有點欠缺的是情節設置上有些漏洞,即父母加班早已離開家,爺爺帶他去醫院時為什么不搭車而是騎自行車呢?這時我就建議他前面一定加一句,爺爺說:“這個時間是上班高峰期,不好打車,我騎自行車送你去醫院吧!”這時,小路心悅誠服的點點頭。
總之,在引導學生愛寫作及作文教學評改實踐的路上,我將興趣引領與以師生評改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越來越喜愛寫作。他們從不愛寫到主動問我什么時候上作文課;從不會寫到作文越來越成型,真是讓我甜在心里。
參考文獻:
[1]朱伯石《寫作與作文評改》,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06月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