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國家對于教育體系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從教導知識變成培養素質。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構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于提高小學生綜合數學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并且可以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創新、發散思維能力,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本文將圍繞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構建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分析小學教學核心的特質及建構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特質 建構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35-02
隨著核心素質概念產生,學校更加注重培養素質型全方位人才。只有提前讓學生了解核心素養,才能讓其健康成長,所以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必要的。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小學數學核心素質是小學生應當具備,并且能夠持續發展,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必備能力,它具有科學特征和獨特氣質,有一定的發展及實踐特點。小學數學核心素質存在于數學活動中,形成于知識技能、過程方式目標基礎上[1],是對小學數學的基礎能力的概括。而小學數學核心素質在一定智力層面上表現為對數學的觀察、數學解題思路的研究、數學表達,在另一非智力層面上,表現為對數學的感官。
1.小學數學核心素質特質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體現在多個方面,是一個比較綜合的表現。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應該有特點,特征及特質,而其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1視角觀察
首先,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表現在具備數學視角觀察的意識。學生不僅可以利用核心素質在數學學習上,還可以在生活里靈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對身邊發生的事及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觀察。有數據顯示,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會比不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更能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信息,對于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更加有利。
1.2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在于能夠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并且可以活用數學語言加以表達。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學生應該運用正確的數學方法來對其進行解答。并且能夠通過數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表現自己的數學素養。而對于學術交流,只有掌握正確的數學語言才能與其余人進行有效交談,對不同的看法進行反駁,傾聽他人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1.3愛上數學
最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在于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得到快樂,從而愛上數學。對于小學時代的數學學習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但是當學生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就會很快的完成數學解題,掌握其中規律,產生一定的滿足感,并且可以應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中。當學生們對其產生了興趣,就會對解題有一定好感,周而復始,加大對數學的耐心并且積極進行數學學習。
2.小學數學核心素質建構方法
2.1創設情境
首先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增加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一門課程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核心素質,要從培養興趣開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發散性研究思維。所以在教學過程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情境,為小學生們創造一個熟悉且有意義的數學生活面貌,讓學生們對其產生好奇心及求知欲,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情感。生動、形象且具有立體性[2],貼近生活的數學教學,讓小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發展數學素質。
2.2教導學生解決方法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應當做到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技巧,提高學生主動遇題解題的能力。改變傳統的上行下效及填鴨式教學,避免題海的產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理解并解決問題。當學生們掌握了解題技巧,面對不同類型的題目也能有所見解,從而達到不懼怕難題,并且勇于解題的效果。
2.3開展教學活動
最后要開展一些實踐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力。數學這門課和生活有一定聯系,所以需要教師不只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可以開展一些具有生活氣息的活動,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靈活運用數學技巧解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具備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建構,不僅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還可以培養其生活綜合能力。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養成自我解題的習慣,靈活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實現全方位發展,尋找合適的小學數學核心素質的特質和建構方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唐彩斌.從小學數學視角探討核心素養的雙重關系與四大意識[J].小學數學教師,2016,(7):10-15.
[2]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5):3-5.
作者簡介:
劉永西(1975.7-),男,山東省膠南市人,二級教師,大學學歷,研究方向:數學教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