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思想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小學作為培養學生數學基本思想的重要時期,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導入基本數學思想教學意識,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學習模式,本文對當前小學數學學習中運用到的數學基本思想進行探究,指出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 基本思想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23-01
數學是小學教學重點和難點課程之一,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主要課程,我國教育部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知識,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常識,實現學生綜合發展。數學基本思想是學習小學數學的有效方式,當前小學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只有深入學習和把握數學思想的精髓,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發揮小學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
一、小學數學基本思想概念分析
數學思想簡單來說就是學習數學的某種方法,是揭示數學本質規律、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思想模式,將數學思想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結合小學數學教材,本文對相關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前小學數學教材中主要蘊含以下幾種基本思想:
首先,從數學本質看可以分為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抽象思想是數學思想的本質,是伴隨著數學的誕生而出現的,是對缺少直觀事物的表達,主要體現數量和圖形管理方面;推理思想是指根據已知條件推導出未知結論的過程,分為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數學模式是指用固定的關系式來表達事物的本質,如函數、方程式、不等式。
其次,從思維角度看可以分為分類思想、結構化思想和對應思想。分類思想是根據數學知識的性質及特征,將數學知識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如函數、幾何等;結構化思想是指從結構化的角度對數學知識進行結構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對應思想是指一種事物對應另一種事物的范疇,如集合數學知識。
最后,從問題解決角度看可以分為有數形結合思想和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是常見的數學學習方法,是指將數與形進行相互轉型的過程,加強和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化歸思想是指在探索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將陌生的知識轉化為熟悉或已經學習的知識,從而需求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數學基本數學思想的具體運用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科基礎教學內容,需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意識和思維,讓學生掌握真正的數學學習技巧,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思想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
(一)正確認識數學基本思想
數學思想是揭示數學本質和規律的一種理論,是對數學知識的總結和概括,數學思想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和基礎,掌握數學思想能夠靈活的應對數學知識,提高自身數學學習能力和技巧,小學數學老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需要教師重視數學思想教學的重要性,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如在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數學《認知》這一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數學思想,通過例舉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框架,從小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二)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理論知識教學,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硬塞給學生,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讓數學思想則要求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引導學生真正領會數學知識,并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利用情境創設法、多媒體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教師在進行數字大小比較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數字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表達出來,如蘋果、香蕉等,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到數字的大小。 (三)加強數學思想教學價值
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其作用不僅體現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加體現在學生課后的復習方面,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數學知識相對繁瑣,學生學習是很容易瞻前顧后,降低數學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思想,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思想進行自主學習,讓數學知識真正能夠為學生所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將數學思想融入到小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數學思想教學,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和學習各種數學思想,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進而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學生數學整體知識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加霞.小學數學中基本數學思想的類別與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5(09)
[2]馬俊.談小學教學中學生基本數學思想的獲得[J].學周刊.2017(11)
作者簡介:
秦泗芳(1971.8-),女,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本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