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是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模式。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可以幫助其閱讀多種不同類型的文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本文首選闡述了群文教學的涵義與特點,其次分析了在小學低年級中采用群文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作用,最后們提出了針對小學低年階段學生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 小學生閱讀 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102-02
前言
閱讀,尤其是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樣不但可以顯著的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并且還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群文閱讀的涵義與特點
(一)群文閱讀的涵義
群文閱讀指的是,學生以及教師圍繞一個或者是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本進行群文閱讀。然后教師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上要提出精準有效的問題為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有所感悟,然后再集體對其進行探討,最后形成一致認知的。
(二)群文閱讀的特點
群文閱讀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具有討論性與開放性的議題。議題是群文閱讀教學中最明顯的特點,學生以及教師要圍繞議題展開討論。因此議題在群文閱讀中其中關鍵的作用。第二,薈萃群文。群文是教師根據議題確立的一組文章,這組文章是教師根據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的組合,并且文章質量的優劣與組合方式如何,都會對群文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第三,問題的指導。教師要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上提出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環節,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
二、群文閱讀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作用
(一)增加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量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有很大一部分字詞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習到,也就不能夠充分的領悟文章的涵義。因此大部分小學低年級的閱讀課仍然局限在課本教材中。而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自由的閱讀到與議題相關的課外知識,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
(二)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速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學生也必須獲得足夠多的信息知識才能夠保持與時俱進。目前早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尤其是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往往刻意放緩了速度,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但是卻不利于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在小學低年級中開展群文閱讀,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三)鍛煉低年級小學生的思考能力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傳統的單篇文章教學的方式,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也是被動接受,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有時會忽視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這樣就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開展群文閱讀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一缺陷。因此教師在閱讀開展之前就布置好閱讀任務與問題,因此學生在閱讀中就必須積極主動的思考,尋找答案,這樣就在無形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針對小學低年段學生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堅持學生自主閱讀
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時,不要因為學生的字詞能力有限就放棄自主閱讀,反而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堅持讓學生開展自主閱讀,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時的請教老師或者是查閱字典與相關資料來解決問題。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知識儲備量才能有重大的提升。
(二)合理設計閱讀文章的問題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文章中的問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設計具有沖突性的問題,這樣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通過對沖突性問題的思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因此對文章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三)引導學生加強群文閱讀效果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才能加強群文閱讀的效果。教師在群文閱讀中要適當的作出引導性的提問,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或進行合作式的探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感悟與體驗,提升群文閱讀的效果。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快速高效的提取信息,掌握多種閱讀方式。
結論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鼓勵學生多閱讀,尤其是群文閱讀,長期堅持群文閱讀可以明顯的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在小學閱讀課中逐漸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綜合能力以及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麗慧.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25-26
[2]賴昌偉.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園,2014,(27):38-39
[3]趙學芝.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總分”問題[J].課外語文,2017,(3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