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新
摘 要:德育作為整體教育的一部分,能夠通過培養學生的品德思想,逐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近年來教育事業改革的持續深入,人們對初中教育逐漸不再局限于應試教育,對初中生的德育也漸漸重視起來,而且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很多鮮明的特點,所以在這個階段下的德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德育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而在初中階段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力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形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就如何提高我國初中德育的創新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希望能對初中德育的改革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教育;德育;創新教學;教學策略
教育的根本就是教書育人,其中的“育人”指的就是學生的道德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德育才是教育的追求,也是教育的靈魂所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教書育人的理念也不再是單純的注重應試教育,而是將德育與應試教育并重,以期在這樣的前提下為社會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對于初中教育來說,他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成長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這個階段逐步形成,而思想觀念的奠定又是他們今后學習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初中教育應該將德育放在首位,將教育的目的放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上,以此全面培養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重視德育和結合德育開創全新教學方法才是當前初中教育工作者所要面臨的重要教學問題。
一、我國初中德育的現狀分析
當前階段,我國的德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來進行的。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的初中學校已經開展了相關德育的課程,如《思想品德》課程。在這些德育課程中,主要的教學方向就是引導學生珍愛生命、認識生活、自強自立、自尊自信和知法守法,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品質,進而培養初中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但是,受到初中教育科目的側重點和學時限制,《思想品德》課程難以引起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重視,使得對德育的支持還不夠重視,德育的教學成果也不是十分明顯。因此我國初中的德育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和改進方面。
綜上所述,德育對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而良好的德育能夠培養學生全方面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初中教育工作者要在主觀意識上重視學生的德育,結合相關教育內容,探索創新教學方法,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全方位的綜合素質人才。
二、有關初中德育的創新教學方法的策略
1.強化師生的情感交流
交流是教育成功與否的基石所在,師生之間只有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夠將知識進行有效的傳遞。與傳統“填鴨式”教育不同的是,德育需要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在思想上進行真誠的交流,從而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體驗。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時,要重視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通過溝通激發發現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2.結合時代引導學生進行德育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更是涉及了各個方面。在如今的教育中,網絡技術的應用早已趨于成熟,它能讓教育內容更加形象、具象和生動。對于初中德育來說,運用網絡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鑒于互聯網上教育資源的充沛,其中的典型事例更是對德育帶來沖擊性的作用。因此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網絡信息汲取指導,幫助學生過濾掉網絡中的負面影響,汲取其中的正能量,是實現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3.在整體教育中滲透德育
目前在我國初中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的主體,但是這一單一的課程不能有效地實現初中德育。因此初中教師應該注重在初中的整體教育中滲透德育,即將德育的思想和內容與各個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在其他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意識,只有這樣相互支持、相互滲透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初中的德育事半功倍。
德育在我國初中教育的整體內容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德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只有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方式,才能提升德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進葆.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德育校本教研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究:以麻陽縣罵街中學‘經典朗讀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2017(4):26.
[2]黃敏.邊境農村初中思想道德問題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以靖西中岳邊境鄉鎮初中生為研究對象[J].廣西師范大學,200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