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長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是被動的,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學生的學習意識受到限制,不利于其進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且極大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13
作者簡介:豐文仕(1976—),男,江西瑞昌人,江西省瑞昌市第二中學年級主任,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
數學是一門對學生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有較高要求的學科,尤其是高中數學更加難教難學。但是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一直以來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當下如何使更多高中生穩固掌握高中數學知識成為教育界研究的重點項目。從實際教學分析,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核心思想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因此該教學方法將成為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匹“黑馬”。
一、高中數學導學案的準備工作
要想讓數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設計導學案。首先教師需要完成對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與研究,然后同一年級的高中數學教師在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時應該組織起來共同研究編寫。如函數(初等函數、三角函數模塊、幾何向量模塊以及數列模塊等),該導學案應盡量提前編寫好以便學生能夠提前預習。編寫前教師應對課本內容有充分以及深層的理解,可以利用網絡等相關資源進行輔助編寫,每一位教師應盡量都主動投入其中,新、老教師應當及時對學案內容進行交流與互動,以確保更好地完成教學學案。
二、高中數學導學案在課堂上的實踐效果
教學學案編寫完成后應在課前發給學生以便學生提前預習。學生通過預習清楚明白地知道該課程的任務,并且能提出相關的若干問題,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類似的幾個基本函數,每個函數運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函數是以何種形式出現的等問題使學生進行主動思考,也可以通過搜索、查閱相關材料幫助其更好地理解。
在一般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基本情況并按照互補原則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大綱在課堂中列出一個較難的題目作為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發給各個小組讓其共同參與討論研究,且一起探尋答案,已經掌握的同學對還未理解的同學進行主動講解輔導,使基礎差的學生重燃學習數學的信心。各個小組還可以進行競賽,教師對最快解出答案的小組進行獎勵,并且要求所有學生都要掌握解答方法。
三、合理地設置教學情境,適時導入新課
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教師一般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主要是一對多的形式,針對課程大綱通篇進行教授,而傳統教學一般將黑板、粉筆作為教師進行教授知識的主要工具,相對于其他科目,高中數學知識屬于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教師長期采用枯燥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更加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現代化教學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來更好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其愿意主動地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為后續教學打下扎實的根基。
四、教師可以適時進行指導,便于學生更好地歸納總結
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由于其知識的局限性,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就要求教師給予一定的指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因此對于教師自身素質、教學經驗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應認真進行講解、剖析,“重點問題,重點分析”讓學生頭腦中有清晰的思路以便后續探究。解析結束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對以上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使其對其中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明確概念,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案導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教師與學生都有相當積極的影響。教師應努力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養,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教學資源會更加豐富,在以后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更多地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教授為輔,增加數學趣味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為目標進行學案導學設置。
參考文獻:
[1]肖 夏,李保強.數字化背景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優化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0):50-52.
[2]李保強,肖 夏.我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回顧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47-49.
[3]李德英,王愛萍.以導學案為載體的教學模式研究進展[J].科技視界,2014(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