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摘要】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文理解、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和人文素養。眾所周知,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語文更是國人從小到大都在學的科目,因此,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實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50-02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滿足于只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而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那么,如何落實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實效課堂,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一、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想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將掌握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學生開展新課教學,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更好地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誰的本領大》一課時,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不能一味的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活動:選四個學生分別扮演太陽、風、船、船夫,讓他們模擬文章中的情景。學生在模擬中更深入了解到,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能做到的,其他人做不到,別人能做到的也許我們自己無法做到。因此,不能驕傲自滿,也不要妄自菲薄,既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也要看到他人的優點。這樣能教會學生客觀評價人事物,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在實踐中提高教學實效性
想要構建小學語文實效課堂,離不開實踐活動。積極組織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將掌握的知識有效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且,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力,教師如果在課堂上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無法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如開展詩歌朗誦、講故事比賽、創意故事等。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有效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狐假虎威》一課時,當我將課堂理論知識講解完成后,組織學生依據文章內涵,進行創意表演比賽。其中有一組既貼合教學內容,又融合了自己的創意。他們表演的是《白毛女》的故事,其中,黃世仁是一個惡霸大地主,佃戶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后喜兒被黃世仁搶去……在這個小情景劇的表演中,“黃世仁”和他的“狗腿子”這兩個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尤其是“狗腿子”借大地主的“威風”、“黃世仁”借縣長的“威風”壓迫貧窮百姓的過程表演的精彩絕倫。在觀看表演時,很多學生都哭了,他們義憤填膺的指責黃世仁,更加同情喜兒和楊白勞。通過表演比賽,學生對《狐假虎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舊社會底層勞動人民更加同情。在比賽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感表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不斷探究新的教學形式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尤其是農村小學,教師的思想相對落后,在教學活動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深。他們過多的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普遍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就能提高語文能力。殊不知,新時期下,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也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根據文章內容,結合教學綱要,填鴨式教學,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潑水節的情景,學生懵懂無知的聽,整節課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全程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農村學校也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設備,鑒于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不了解傣族的生活狀況,更不清楚潑水節的來歷、文化,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解讀課文,學生則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傣族人民的生活場景、潑水節時的熱鬧景象,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當地的人文環境,提高他們對所學內容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構建小學語文實效課堂,一定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本文從理論和實踐、教學方式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以期落實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占省.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6).
[2]蔡文華.試論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新校園(中旬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