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和鍛煉學生語文實用能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其思維發展,為職業道德和綜合能力形成夯實基礎。結合中職語文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分析,中職學生由于有效學習時間較少、基礎知識過于薄弱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作文教學整體效果大打折扣。通過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這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基于此,本文結合立意和選材、片段化寫作以及寫作反饋和評價三個維度展開分析,希望為今后中職學校的作文教學與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有效結合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職語文;寫作教學;運用分析
思維導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將學生思維發展以及學習需求作為根本目標,教學活動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了解學生語文作文學習的困難,調整教學模式,防止學生逐漸養成思維定式。
一.準確立意和選材
中職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合理引入思維導圖,教師能夠借助于思維導圖對學生展開全方位寫作指導,實現寫作要求、知識點的形象化、直觀化呈現,從而使得教師指導層次清晰程度更高,有效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理清寫作思路。第一,中職教師指導學生在更短時間中列出寫作主題相關的信息,確定寫作方向。在每個寫作方向下再次列出具體寫作素材,以豐富的素材緩解以往學生寫作階段無物可寫、論點老舊等問題;第二,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在眾多立意內篩選出個人寫作主題,建立寫作大致框架,收集有效、新穎的素材;第三,確定主題之后,學生選擇有著代表性、熟悉的素材,準確列出提綱和寫作層次。學生在這一階段中借助于直觀思維導圖,增強素材詳略、主次的掌握程度,調整和完善文章層次與框架。以語文教材《基礎模塊-第一單元》為例,此單元學習重點是感知整體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包括整體結構、文章事件、人物、情感基調等)為后續思考和分析奠定基礎。結合此單元選擇的寫人文章,分別為《賣白菜》、《我的母親》以及《好雪片片》,采取縱向貫通與取橫斷面等方式刻畫了母親的形象,搭配此單元的寫作內容設定是“記敘文選材組材”,教師需要將單元寫作練習設計為人物形象、寫人散文等內容,確定寫作的主方向。按照“把握課文思路,感知整體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階段應該提出“緊抓人物性格與特征”“按照時間順序,描寫反映人物形象的典型事例”“正確使用語言描寫手法”三項要求。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最大程度上開拓了寫作寬度,把中職學生的寫作思維具象化、可視化,更加清晰的展示思維過程,方便學生在課后進行寫作思路的梳理,審視寫作素材和立意,從而有效完善和修改。
二.增強片段化寫作
中職學生因為基礎知識薄弱、文學造詣較低,使得寫作效果差強人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方式,由片段寫作的練習切入、從點至面,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全過程的引導,并且在關鍵環節給予學生點撥。一方面,重視教材資料,在課本中尋找典型片段,以思維導圖來細化寫作要點,要求學生展開仿寫。比如:展示《我的母親》課本中描寫“母親”形象的語句,“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終年沒有休息...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體會母親認真做事、誠信勤儉的。學生在認真分析作者的描寫手法后,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仿寫;另一方面,對于個別學生干癟文字展開擴寫聯系。比如,擴寫“這只小貓好可愛”基本句式,以思維導圖進行句子關鍵點的拓展,“小貓”有多小?怎樣從形態動作上呈現出的“可愛”等,學生由這兩點切入,遞進增加動作、場景、語言的描寫,將一句話合理拓展至一個片段。通過這種模塊訓練,引導學生從干癟至形象生動、從簡單至困難的寫作過渡。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分解寫作要求和難點,最大程度上增強中職語文的寫作教學效率和質量,最終實現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的夯實與升華。此外,基于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寫作教學應該積極引進合作探究方式,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執行構思立意等任務。在學生有效溝通階段,使其拓展寫作關聯點、舉一反三,形成更多的寫作觀點和創意。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降低了教師講解的乏味性和主觀性,充分鍛煉學生協作能力與表達能力。針對成果展示環節,學生積極分享個人思路,充分增強了學習成就感和樂趣,轉變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況,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重視寫作反饋和評價
說課作為常見的教學呈現手段,寫作訓練階段如果可以科學借鑒說課形式,鼓勵學生進行寫作思維導圖的講解,以口頭表達形式呈現文章基本結構和構思,幫助中職學生明確寫作意圖和思路。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寫作思維導圖的溝通,按照小組成員的意見和教師給出的具體要求,修改寫作思維導圖。直至修改完成后進行教師指導和評價,教師應該正確應用修改符號,認真提出修改意見和評語,寫上分數與等級,高效節約教師批改學生作文的時間,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結構和大致內容,及時給予現場指導。概況來講,批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步驟:一是,觀看是否同所繪制思維導圖符合;二是,觀看是否滿足寫作各項要求;三是,觀看仿寫內容是否合理且恰當。最為關鍵的是對比思維導圖進行作文結構、內容以及語言的評價,有側重的提升中職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確保今后寫作以及檢查的順利進行。
總而言是,思維導圖通過圖形來展示知識結構,將思維導圖融入到中職語文的作文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呈現學生思維過程,從而為教師指導閱讀和寫作提供基礎信息。培養和發展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感性思維朝向理性思維升級。實際教學階段,教師應該重視各種教學手段的應用以及主客體處理,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莎.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課外語文,2018(7):78-78.
[2]黃如婉. 思維導圖教學法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職業教育,2017(14):113-113.
[3]王漫蕓.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科思維導圖的碰撞探究——以《祝福》教學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8(3):93-94.
作者簡介
邱杰,女,1998年參加工作,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為貴州省余慶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
(作者單位:貴州省余慶縣中等職業學校)